标题:《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1-4章
字数:756
正文:
001 读书与讲书
在我看来,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去实际验证里面道理是否适合我自己,在验证之前,最简介的方法就是与人交流讨论书里的内容,也就是本书开篇所提到的"讲书"。
002 什么是讲书?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在遇见得到和樊登里面的课程之前,我只懂的什么是听课,不理解什么是讲书。
对我而言,遇到的最近似的一个词汇是小学时代的"复述",做的好的同学可以加上自己的想象和思考,在不改变故事框架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那个想必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讲书了。
003 联想
我是真的有听过樊登老师讲述的管理课的,对于我这样的小白而言,不仅真的听懂了,而且还能把很多的小技巧运用在实际的生活中。
这来源于什么,这不是这本书的功劳,而是联想的功劳。这本书如果我自身就能看懂,有没有樊登老师的讲书,其实差别都不大,但我如果真的看不懂,那么樊登老师通过庞大知识积累所产生的联想,以及更容易积累的类比和故事,就是讲书和"只讲这本书"真正的不同。
004 骨架
虽然在讲书这件事上,我肯定没有樊登老师专业和有经验,但我也是一位咨询师,非常乐于分享,用无数精彩绝伦的故事和直达人心的道理来表达我的观点。
那么有更大知识量都樊登老师就更不可能了,所以对他而言,记住书里的只是架构和某个故事的核心思想,就够了!
005 刻意练习
想必大家都听过一个笑话,一个路边举广告牌的人,因为3年都没有涨工资,所以找老板抗议。
老板指着他旁边那位举了30年广告牌的大叔说,他都没抗议呢,你有啥意见?别以为你干了三年了,你们俩最多就是把一天的工作经验复制了无数遍而已!没解雇你们已经是我仁至义尽了!
006 蛛网联结
只有360度的圆,那才叫圆,否则都是残缺的。
对于知识点理解也是一样的,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知识的闭环,完整的逻辑,那么我们最多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而不是使用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