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小儿内热与内虚、阴虚
1.内热
临床表现:小儿咬牙夜烦、夜啼、夜咳、尿多、大便屎烂、便后下白物如熟藕粉,内热者,睡着后、饭后两腮不发红色。
辨证:内热。
治则:养胃益阴。
处方:白糖绿豆沙热食
禁忌:若服凉药,必生他弊。
2.内虚:
临床表现:若睡着后、饭后两腮发红,左右不匀。平日面红亦是中虚。
辨证:内虚
睡着与饭后两腮发红者,睡着生相火,饭后则胃中生阳。
相火与阳生而不能藏,则浮而出现于面。荣卫的气血不足,中气又虚,不能运化,不能使左右的荣卫升降调和,故左右的红色偏多偏少也。
处方:十全大补丸2-3g
3.阴虚
临床表现:小儿阴虚,此先天禀赋使然。其脉沉而不起,涩而不滑,面无浮红,鼻梁山根常现一线青色,大便不能每日一次,常于半夜哭叫。
辨证:阴虚。
半夜哭叫,阴虚木燥也。
处方:1.宜每天食蒸鸭蛋糕一个
方解:鸭蛋补阴,久之血活阴生,身体必可转和。
处方:2归芍地黄丸
方解:此丸善治一切阴虚诸病,归芍能滋养木气,升降肝胆二经之故。
此丸并统治大人阴虚诸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