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把简书锁定的一些文章重新申诉了一下,结果发现,涉及新闻、政治方面的内容,很容易被封锁。
其实现在再看,我也没觉得有什么敏感的,尤其是疫情期间的一些感受,真是普通人的普遍想法。无非就是珍爱生命,听号召不聚集,以及对那些疫情期间牺牲的同胞们所产生的悲痛、感动之情。
还有两篇文章,涉及到新闻事件,比如被人贩子“梅姨”拐卖儿童所伤害的家庭,他们在事件发生后产生的一系列身心及生活的改变。另一篇则是以一个综艺节目的一首歌为核心,对海外游子家园梦的点滴讲诉。
说实话,我觉得这样的文字在一些公众号是很一般的存在,当一些事件成为社会热点时,各个公众号表现出来的态度要比我激烈的多。因为从职业角度讲,专业写手的切入点会更直接更辛辣一些吧(此处哈哈两声)。
然后我又浏览了大量简书首推文,发现基本没有时事类的文字。散文,诗歌,小说,故事,书评,应用程序类专业知识等方面的比较多。
在各个平台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没有商业切入的平台可能发展有限。简书在避开一些容易引起口水战内容的同时,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引流促发展,这方面简书的一些资深友友有发言权,我尚不能琢磨透,就不敢妄言。
写作这个事情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但是简书的优势在于它对小白和大咖都很温和。只要你喜欢写,那你就来。练笔也好,扬名立万也罢,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至于受众者和观众,那就是各入各的法眼,自己玩的开心也算数。而我喜欢应用简书,则是因为它写作模板很方便。
总之,写作是一种享受,只是在不同平台上发文就要注意各个平台的规则。这样,都不累。
最后,引用一段《信息超载时代如何知道该相信什么》一书中的一部分,作为对自己的一个鞭策和提醒。
书中提出怀疑性认知的六条原则,有助于我们分辨谣传,获得事实的真相。一、我碰到的是什么内容?二、信息完整吗?假如不完整,缺少了什么?三、信源是谁/什么?我为什么要相信他们?四、提供了什么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五、其他可能性解释或理解是什么?六、我有必要知道这些信息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