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近我媳妇都开始听道德经了,每到周末开车出去玩,以前听一路樊登讲书,现在听一路道德经,人的转变就是这么猝不及防。很开心,我们对与国学文化有了交集。
这一章讲一个领导者,或者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值得思考。
道德经里“太”这个字一般表示“最”的意思,老子这个人一般说话都有余地,但有几个地方言辞很强势,“最好的领导者应该怎么做?”,这应该是个开放性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在老子看来,最好的领导者只有一个标准“下知有之”,下面的人只知道有你这么个人,“悠兮其贵言”,做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 其次是那种下面的人都想和她亲近并且总是赞誉的领导者,在次就是让人畏惧的领导者,最后就是下面人经常说他坏话的人。您是那种领导者呢?既然不足以信任,那就不会得到信任。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最好的领导者,事成了,会让底下的人觉得是他们自然而然把事做成了,并不是认为是领导的英明决策,或者别的什么。
身在职场数十年,私底下聊天经常会听见地下员工如何吐槽老板,一方面,员工没有站在老板的位置上去想问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同时暴露出老板并没有取得员工的信任。
还有一个事情做成功了,复盘的时候很有意思,毫无意外都是领导的英明决策,说实话,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如果大家每个人都要说上一句这样的话,意味着事情就走向了反面,也就是“亲而誉之”的地步,这就是一个巴结领导的现象。
第二章有个句型“天下皆知xxxxx,斯yyyy矣!”,x本来是真面的,如果做到天下皆知,则就会走到y(y为x的反面)。
例如“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美之所以为美,个人有个人的喜好,如果天下人都认为这个这样的美才是美,那这样的美一定是丑陋的。比如现在的小鲜肉,以前就是一两个,大家眼前一亮,是挺美,现在搞得00后大批量崇拜这些小鲜肉,五色演员演技好不好,无所谓,只要够娘,皮肤够白就是美,那大家说说,这样的美还叫美吗?
例如“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善之所以为善,用心就好,如果天下人都认为这个这样的善才是善,那这样的善一定是不善的。比如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一些人的确处于善意,发了一些信息,但迅速传播开来,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多大的困扰,这样的善,是否就是恶呢?你看现在很多自媒体,自以为自己是出于善心,对这评论,对那评论,敢问你的真善心哪里去了,就为了天下皆知吗?
没想到本来想写一篇水文,变成了一片吐槽文。很见不得自己的事情还没搞明白,总在那对别人品头论足,尤其是国家的事,咦,不是在说领导者嘛,咋扯到这来了,好了最好的领导者就是让下边的人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并且是打心眼里认为事情是他们做成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344102/cfc37d091e7e43b9.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