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有同学抬杠斗嘴,嘴上刀光剑影,你来我往,最后其中一方终于无力招架,败下阵来就会以一句“做人要厚道”作为竖起白旗的调侃。厚道一词,当时只觉得是善良、温厚的意思,不求甚解地宣之于口,想来颇为好笑。

前几日拿到一本封面素雅、恬淡的散文集,书名就是《厚道》,我心里一凛,竟也有以“厚道”做文章,厚道二字究竟能写出什么花样?带着疑问,我翻开了书页。
这一翻开,我的眼睛就被“厚道”演绎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温煦世界牢牢定住,心里沐浴着“厚道”的和风,跟着作者翻山越岭,草木生情,看见什么风物都颇有情调,最后在乡关的怀想中缓缓回到眼前。
我不禁感慨:“厚道”,果然大有文章!
翻开词典,厚道一词,厚者,待人诚恳也,道,头行走也。大脑带领身体(的走向),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是生命的本性。厚道即不刻薄,待人好。实在不夸张,不骗人,表里如一。
我如醍醐灌顶,“厚道”很小,小到落在人的一言一行上的温良、善意,“厚道”很大,大到胸怀四海,俯仰之间,天地万物,山川河流,无不虔诚以待,脉脉含情。厚道二字,于作家蒋子龙而言,是人行一世的至诚,于读者而言,是对心灵春风化雨地滋养。
《去趟草原一年不生气》,看到开篇的题目,我像个丈二和尚,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的广袤会把人心里一年积累下来的抑郁之气都吸收殆尽吗?蒋子龙说:人活一口气,该生的气还得生,喜怒哀乐忧思悲恐惊,凡人应有的情绪一样都不能少,才是一种健全。
那草原能和生气搭什么边?置身在高低有致,起伏成韵的连天碧绿之中,在温润清新的空气里,摆脱了城市的水泥牢笼,脱离了都市的灯红酒绿,放下了人心的攻防算计,草原开放怀抱,抚慰你也许千疮百孔、混乱如麻的心灵,要生的气早就消失在九霄云外,即使离开了草原,它广阔无垠的绿毯也能随时铺满你的身心,你还如何生气?
这就是来自草原的善意,天地之间,还有巍巍高山,滔滔江河,森森戈壁,茫茫沙漠,还有轻云薄雾,清流湍湍,还有连天汪洋,风带潮生,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行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自然的神思巧意,或柔情万种,或气势雄浑,不由地生出净化之力,心里积攒的尘垢一洗而净,心上的厚茧逐渐剥落,像初生的孩子一样简单纯净。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渺小如尘埃,但借着科技的力量,借着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的帮助,人总是生出夜郎自大的虚荣,妄图战胜自然。和自然抢水、抢地、抢天、抢风,抢一切能化为己用的物资,丝毫不节制。
字里行间,作家的隐忧浮现,自然如何能战胜?只能怀着敬仰、崇敬,有限开发,和谐相处,才是应对之道。这才是人与自然的厚道之处。

领略的是自然美景,看见的是人心浮沉,而人最牵挂的,总是家人与故乡。有家人的地方才是故乡,才是归处。作家宁愿做一匹能运粮运菜的骡子,千里迢迢奔赴他乡与儿女团聚,因为一句“这是我爷爷从天津带来的”而感到心满意足、不虚此行。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伊宁的古民居,珠三角的留耕堂,台山的梅家大院,南充的厚道文化,大江南北,离故乡近了,我们的心静了,灵魂安定,才能接近自己的内心,获得从容思考的力量,追溯人生一世的前缘后续。
尽管时间来取匆匆,人事变迁,人永远是”故乡“的孩子。故乡,总能给我们”厚道“的温暖,在记忆里,在生活中,带给我们的一点点怀旧,一点点牵挂,都是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看一本《厚道》,厚的是人心,道的是自然。看的是人行天地间的畅快,读的是自然造化钟神秀,品的是人与自然的厚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