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与导师之间隔着一堵墙

作者: Brando小天 | 来源:发表于2018-04-30 18:31 被阅读109次

从武理陶崇园事件发生至今才一个月,网上的相关信息已经所剩无几了,目前似乎只剩陶同学的姐姐等寥寥数人为之摇旗呐喊。其实我们都不曾忘记,但是舆论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消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在事情发生之初,我何尝不为一个年轻生命的陨落而扼腕叹息,可是面对权威我却倍感无力,在数次的删帖与屏蔽中我已经精疲力竭了,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学习计划,无法长期与之斡旋,深感蚍蜉撼树,无能为力。

一个月后的今天,我又看到了缅怀陶君的帖子,原来大家都不曾忘记,陶君姐姐的微博每天仍在更新,尽管关注度从几万到几千,直到如今几百的评论量,仍然值得欣慰。作为研究生或者曾是研究生的我们,我觉得有义务为之发声,不求对导师制改革做多大贡献,只希望后来者身心少受荼毒。

简单回顾一下事件始末,2018年3月26日,26岁的研究生陶崇园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并不顾母亲的阻拦,从宿舍楼上纵身一跃,结束了宝贵的生命,徒留母亲心痛的呼救声。事发后,陶崇园的姐姐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了导师如何将其一步步逼向绝路的证据,更多的内幕浮出水面。

陶崇园本是一个成绩优异、积极开朗的90后,并获得华科的保研机会,其导师为了将他留在自己身边,承诺每年资助他5000元生活费,并优先推荐他去美国留学。作为寒门学子的陶崇园对导师开出的条件并无戒心,毕竟导师是德高望重、学识渊博的教授,毕竟还要感念导师的知遇之恩,就这样,陶崇园的人生方向从此被他人掌握,并一步步走向深渊。要知道,研究生和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是,研究生的毕业大权掌握在导师手中,导师安排的任务必须全力执行,导师的权威不容置疑。其导师正是依仗手中的这点权力,将陶崇园当作自己的私人工具,以满足自己变态的控制欲。如果是做科研项目或者学术研究也无可厚非,可是导师让他干的却是私人快递员、小时工,甚至心情不好的出气筒。更为离谱的是,一个单身教授竟让学生每天深夜去他家里,有事还需请假,甚至让人坦坦荡荡地说出“爸我永远爱你”,细思极恐。心情抑郁的陶崇园试图向家人倾诉自己的痛苦,得到的答案却是“妥协、忍让”。是啊,父母都希望子女有成才的一天,总会熬出头的,三年一晃就过去了。可是,不曾想,导师的控制欲愈演愈烈,不但当初的承诺作废,连陶崇园出国读博和工作的路都被堵死了,这恐怕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事出之后,导师以学生心理问题为由极力推脱责任,校方也没有公开透明地深入调查,就连网络最后一块阵地也早已沦陷,不免令人心寒。

陶崇园事件恐怕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没有曝光的心酸与痛苦。庆幸的是我还能够顺利毕业,找一份安稳的工作,但是陶君的某些遭遇我还是感同身受的。当初我报考的也是武理研究生,那时的武理还不是“武汉爸爸大学”,在华中地区享有很高的声誉,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武理是仅次于武大和华科的存在。可惜我因几分之差与其失之交臂,调剂到了一所双非学校。我们专业本科生多,硕士点少,报录比为10:1,所以能读研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和大多数刚读研的学生一样,我对研究生生活抱有很大的期望,总想找一位好导师,干出一番成就。我的导师刚带研究生不久,项目多、任务重,也想做出成果,这不正符合我的期望吗?研一课程较多,导师安排的任务比较少,只会零星地分配一些项目给我们,从项目质量来看,无非是一些低端、耗时的项目,有些甚至与专业无关。

从研二开始,我发现学生和导师的关系并不是纯粹的师生关系,更像是雇员与雇主的关系。

其一,学生是不能外出实习的,必须在实验室做项目,而且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导师根本给不出实质性的指导意见,所有的知识全靠自己学习,做出的成果也无法鉴定优劣,这就直接导致合作方对我们做出的成果不满意,导师只会拼命地让我们做,根本不考虑深层原因,这是典型的“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其二,事无巨细,必须按时汇报,汇报不及时,会追根究底。寒暑假是不能按时回家的,想回家的同学只能编造亲人生病的事由才得以勉强放行,即使在家也得按时汇报项目进展,极其干涉学生私生活。

其三,对学生威逼利诱,以延期毕业和成果署名为由,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一旦违背导师意愿,将会受到威胁以及冷暴力对待,使学生身心大受煎熬。

其四,导师经常打着“为你好”的幌子来压榨学生,从而谋取私利,并且以某师兄如何努力作为道德绑架。

这种畸形的师生关系似乎是高校公认的“潜规则”,导师从来不会意识到自己的不妥,极少人敢于挑战导师的权威,尽管身心饱受摧残也只能“忍一时风平浪静”,换得顺利毕业,一旦毕业后师生便从此不相闻问,像个过客。这种关系正是隔在师生之间的一堵墙,时间久了对师生双方都有害无益,它会使导师变得越来越功利化,控制欲越来越强,自私、敏感、多疑等人性的弱点都将暴露无遗。而学生长期处于受制于人的压力下,精神饱受煎熬,更是无处倾诉,从而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有人会说,可以找父母倾诉或者和导师推心置腹地谈一谈,说不定事情会迎刃而解的。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是行不通的,在父母眼中,老师一直是正义的化身,光正伟岸,即使遭遇不公,父母也希望能够委曲求全,至少不要鱼死网破,特别是农村出来的孩子,父母全部的希望都寄托于此,怎可轻言放弃呢?我读研期间有段时间被折磨得心神不宁,整夜失眠,我想必须找导师谈谈了,于是和他说了我的焦虑,本指望他能够给予安慰和鼓励,没想到他竟说我是闲成这样的,要是忙起来就没心思胡思乱想了,并再度向我灌输“成功学”的鸡汤。从此,我对导师彻底失去了信心,我想导师也许永远不能走进学生的内心。好在我总算挺过来了,以后遇到的波折恐怕都不足为惧了。

我希望终有一天师生之间隔着的那堵墙能够彻底摧毁,师生之间能够坦诚相待。我想要的师生关系很简单,“传道、授业、解惑”足以。

相关文章

  • 研究生与导师之间隔着一堵墙

    从武理陶崇园事件发生至今才一个月,网上的相关信息已经所剩无几了,目前似乎只剩陶同学的姐姐等寥寥数人为之摇旗呐喊。其...

  • 我们与死神之间,隔着一堵墙

    临睡前玩着手机,偶然刷到一句话,顿时让我百感交集。 “父母,是我们与死神之间的一堵墙”。 我曾一度幻想,若是这个时...

  •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

    王阳明心学告诉我们 最大的真相是 ,我们根本没有看到世界的真相 ,每个人与世界之间都有不自觉的隔着一堵墙 ,这堵墙...

  • 我们之间

    文/大漠 我们之间 隔着一堵墙 没有门 我出不来,你进不去 我们之间 隔着一条河 没有桥 我过不来,你过不去 我们...

  • 隔着那堵墙

    我和那姑娘 隔着一堵墙 她说她喜欢阳光 而我只身在黑暗中徜徉 隔着那堵墙 看到她的落落大方 不禁令我心神向往 只想...

  • 孤鸿

    天与地之间 隔着云 生与死之间 隔着尘 是与非之间 隔着浑 我与你之间 隔着门 隔着人 隔着心 还隔着神 2020...

  • ALSO心声:我和你之间,隔着一堵墙

    作者:ALSO泡爹 如果不是担心我离开后,没人照顾你的话,做你爸爸是件很幸福的事。 你从小就比一般的孩子要乖,好带...

  • 蓝色吉祥物

    诉说和倾听之间隔着耳机 公路与脚步之间隔着汽车 爱与思念之间隔着战争 超人与小丑之间隔着面具 眼泪与拥抱之间隔着生...

  • 849 | 静守时光:心妄动,行不专,事不成!【2020.1

    图、文/越享生活馆 Part1 关键词:自由、自立、自尊 王阳明认为,世人的心与心之间往往隔着一堵墙,想要真正...

  • 在......

    在毛虫与蝴蝶之间有变化隔着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有夜晚隔着 在春花与秋月之间有季节隔着 在老人与小孩之间有岁月隔着 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研究生与导师之间隔着一堵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cxt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