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初在我比较茫然的时候,我得到了一个跟前辈方方姐一对一咨询的机会,思路被捋清了很多,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1 、发展定位的问题:工作晋升(管理层)与考研(心理学)
我的问题:两者都占据我的注意力,我需要进行二选一,但是不知道如何选择对自己以后的发展会更加有利?
方方姐的解答就是:两者看似矛盾的点,实则互惠互利。转换思维模式,从对立面找共赢点。
1)内容上,两者的共同点:沟通能力。自己可以在管理的岗位进行培养,是为读研提供实战经验,为后期的理论学习做准备,相辅相承。
2)时间上,给自己一个期限。方方姐问了我几个问题,是一次考上?还是3年内考上?是考一次还是考两次?给自己定一个deadline。她给我举例蒋昌建的考学经历,是如何修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同时在读研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沟通优势来获得演讲的机会,最后得到《最强大脑》的主持机会。
3)底层规律:走管理层与读心理学的临界知识,就是人心。方方姐点醒了我如何利用复利效应来打通底层规律,很好的把《好好学习》里面的原理现身说法地活用了出来,让我赞叹不已。
2、关于写作的定位:人物案例
我的问题:平时上班的工作内容需要大量的与人沟通交流,需要对信息进行整合,是信息的中转站,且很多工作场景是相似的,所以想写作来提高效率,但不知道如何定位自己的写作方向?
方方姐的解答:通过刻意练习 ,把日常沟通的内容通过写作的形式产生复利效应。有利于后期我带新人,提高我的培训效率。同时,案例的分析可以带入我所擅长的性格分析,也用到了我考研要用到的心理学知识,在写作的过程里面,可以刨根问底,打通我的知识阻塞,找到临界知识,直达底层规律,一举多得。
具体的操作方法:
1)真实记录每日经典案例:与学生或家长相处舒服的地方或不舒服的地方是什么、哪个片段让自己最有触动。
2)自行整合,找规律:把家长或者学生性格进行分类,都有哪些规律,把这些规律往心理学的角度靠近。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找同事找领导请教,要善于借力。
3)多次修改,反复打磨,要有精品意识。方方姐是一个对于写作很精益求精的人,她曾经有一篇人物专访入选了剽悍江湖,写的是柳絮姑娘,第一稿完全是弃稿的状态,写得很糟糕,后面反复修改了无数次才有了那么一篇近乎完美的文章。我学到了不仅是写作的方法,还有她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精神,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3、如何持续发现一个人的优点
和方方姐一起在拆书群里度过了非常愉快的拆书时光,我发现她一个很明显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一个人的优点,我很好奇她是怎么做到的。
1)她坦言这个优点是自带的,天生就善于发现美好的事物,并且自己喜欢分享,她享受赞美他人的这种感觉,因为他人也会因此赞美自己,她喜欢受表扬,哈哈,好可爱且睿智的女人。
2)你不会发现你所不知道的事物,无论内在还是外在。善于发现美好事物的方方姐,其实饱读诗书,大量阅读,善于观察。身心通透也是基于对生活的热爱。
3)圆润如玉,宽厚似海,学会包容。方方姐跟我分享,天才型完美的人是很少的,一个优点明显的人,他的缺点也会很明显,如果咱们想要把改变他的缺点,那么他的优点也会发展受限。她跟我举了一个例子,何炅就是一个综合能力很强的人,他对每一个人都很好,但是没有一个人可以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咱们需要学会包容自己与他人,不苛求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人,但求自己活得真实。
4、关于如何脱单
跟方方姐聊到尽兴之处,我向她请教如何脱单,哈哈,她真的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要思想open,多渠道,不拘泥于形式,可以网聊、相亲、让亲戚朋友介绍、甚至家长介绍。可以为同频同好的理想型列条件,认真思考自己适合的人都是怎样的。她在分享她的亲戚相亲经验的时候,我内心满满的感动,这样的唠嗑让我觉得她就像我母亲般热切与可爱。
这次的聊天非常顺畅舒服,不管我提出哪个问题,方方姐都可以站在我的角度给予我平实客观的分析与建议,善于洞察时局的她,给我很多的启发,言语间有饱满的温度。很神奇的就是,她所举的例子都是我曾经的偶像,譬如何炅、蒋昌建,所以咱们碰撞出了很多的火花,意欲未尽。通过方方姐,我看到了一个灵魂丰盈,思想自由的魅力女性,实在是让我心生向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