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宾虹的山水画

黄宾虹的山水画

作者: 离离风翼 | 来源:发表于2024-06-06 06:34 被阅读0次

黄宾虹的画在他生前并没有大受欢迎,恰恰相反,很多人接受不了他的绘画风格。

有一个故事,是他的一个学生讲的。

说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临走时,黄宾虹想把自己的画送给这位客人,客人摇摇头说:“你的画黑乎乎的,我看不懂。”

黄宾虹只好尴尬地把画又收了回来。

在他去世以后,家人根据他的遗嘱,想把他的画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都拒收了。

后来他的夫人多方奔走,浙江博物馆才勉为其难地收下,堆在仓库里,连封都没打开,一放就是30年。

其实黄宾虹早期的画还是比较清幽淡雅的。

黄宾虹早期画作

只是随着绘画风格的日渐成熟,他的画作渐渐变得“黑密厚重”,所以有人称他“黑宾虹”。

作为一名绘画理论家,黄宾虹不以卖画为目的,他捐给博物馆的几千幅画,有很多幅上面都没有题款。

可以说,他的画作是自己的绘画理论的探索和实践。

黄宾虹将自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融入到绘画当中,并尝试各种笔法、墨法,追求极限,以寻找规律和变化。

所以我们看他的作品,各种笔法,各种墨法经常同时出现在同一幅画中。

溪桥初霁

在这幅画中,画家以一贯的篆籀笔法入画,使得画面充满了沉雄朴厚的金石气。

而七种墨法:浓墨、淡墨、破墨、积墨、泼墨、焦墨、宿墨。几乎全部用于画面之上。

笔法墨法多变,墨与色交错在一起,相互融合,浑然一体,层次丰富,更显山的雄浑和厚重。

虽是层层积墨,但是画面仍然很透。且因为山路、平台、小桥、流水等等留白,使得画面厚而不闷。

这是一般绘画者很难做到的,往往积着积着就闷了。

在绘画境界上,黄宾虹很讲究“浑厚华滋”认为它最能体现民族精神。

我们看这幅画,山也好,树也好,墨也好,色也好,整个画面与山浑然一体,为“浑”。

笔墨厚重,景物深远,为“厚”。

笔法墨法多变,墨色与色彩交融,为“华”。

画家在用水方面也极为讲究,整个画面水墨淋漓,为“滋”。

黄宾虹是近现代大写意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与齐白石并称为“北齐南黄”,在以金石入画方面也与吴昌硕齐名。

另外,黄宾虹在书法、绘画、金石篆刻、画论、画史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

他在学术上的高度和影响力,在近现代中是首屈一指的。

当然,也有人对黄宾虹的画作提出质疑,认为他过于强调笔墨,使得他的画作沦为一种纯粹的“墨戏”。

见仁见智吧。

相关文章

  • 《山水画--黄宾虹》

    黑团团乎林木深, 白茫茫兮峻岭绵; 斯是陋室卧山林, 岁月静好独悠闲。

  • 黄宾虹山水画

    在山水画的创作中,积墨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笔墨表现手段,在积墨过程中,每个画家用笔用墨的方式方法及个人审美追求等因素...

  • 黄宾虹

    题记:应一家国学书画院之约,为黄宾虹配诗一首。黄宾虹(1865-1955),近现代山水画一代宗师,在画坛上,齐白石...

  • 这位近现代画家,与齐白石并列为“南黄北齐”,堪称一代宗师

    欢迎关注我们,每天更新各种书画资讯! 黄宾虹(1865年-1955年),中国近代山水画画家,为山水画一代宗师。初名...

  • 了解黄宾虹

    一、黄宾虹的生平简介 黄宾虹,中国近现代国画家,擅画山水,为山水画一代宗师。 初名懋质,后改名质,字朴存,号宾虹。...

  • 天才没有个人商业模式也穷困潦倒,普通人就更别提了

    1 黄宾虹学养渊博,著述宏富,诗书画印及鉴赏皆精,为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代巨匠。 他的山水画和画论,丰富了山水画...

  • 沂蒙画派创始人刘阳艺术论:化整为零

    化整为零 ——王蒙、石涛、黄宾虹山水画浅析 刘阳 山水画成于南北朝,宋代明显地分宗,北派多反映土质的“披麻”一类,...

  • 学国画先认真练工笔

    齐白石:喜欢他画的花鸟,虫鱼,山水,人物; 黄宾虹:喜欢他的山水画; 徐悲鸿:喜欢他的人物、走兽、花鸟; 张大千:...

  • 非人磨墨墨磨人 墨的展览

    「精神文明是核心,现实之苦源于精神衰落」 近代绘画史中,与齐白石并称南黄北齐的山水画大师黄宾虹话,如今听起来也不觉...

  • 邀蝶

    都说,黄宾虹的山水画绝妙,其实花鸟更妙,妙在自自在在,妙在情趣,妙在淡。这个“淡”并不是普通的色淡墨淡,而是一种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宾虹的山水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ci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