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唐风之曲,将我拉近大明宫。
此时月色皎洁,我在一棵枯枣树下为它定格。
格律,格调,格局。
A tang wind song, bring me closer to the daming palace.
The moon was bright, and I fixed it under a dry jujube tree.
Maxim, style, pattern.
大明宫,位于唐京师长安(西安)北侧的龙首原,大唐帝国的宫殿,是当时的政治中心和国家象征。始建于公元634年,原名永安宫,是唐长安城的三座主要宫殿(大明宫、太极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的,称为“东内”。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是当时全世界最辉煌壮丽的宫殿群,其建筑形制影响了当时东亚地区的多个国家宫殿的建设。大明宫占地350公顷,是明清北京紫禁城的4.5倍,被誉为千宫之宫、丝绸之路的东方圣殿。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唐末的战乱。
大明宫,未央,这两个名词放在一起,历史的滚滚硝烟突然聚拢而来。沉重得让我狼狈。
唐朝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有琵琶和箜篌。箜篌就象西方的竖琴,但是比竖琴小。琵琶是一种拔奏弦鸣乐器,原称“批把”因弹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纪,一种半梨形音箱、曲项、四弦或五弦、有四个相(品柱)的琵琶自西域传入内地。从白居易的不朽名诗《琵琶行》足见琵琶在唐宋时期相当盛行。“琵琶”二字,在中国古代是摹拟演奏手法的形声字,右手向前弹出曰“琵”,向后弹进曰“琶”,是弹奏时的两个基本手法。凡是用这两个手法抱在怀中弹奏的乐器,在早期都称为“琵琶”。
还有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胡琴等。
唐风之曲,就是混合了琵琶、箜篌、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的音乐。听来倍是神伤。
伟大的唐诗源远流长,甚至走进我们的课本,我们的日常生活。可是,大明宫,它再也不存在了。
忆江南·大明宫
(風清)
星与月,五万里长诗。肝胆昆仑阶玉上,名流惊世落尘衣。禁不住相思。
早朝大明宫
贾至唐
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
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
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自惹御炉香。
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瀚侍君王。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维唐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带着红头巾的鸡人送来报晓的更筹,尚衣官才向皇帝呈上翠云裘。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日光才照到掌扇上皇帝出朝,香烟缭绕想依附在浮动的龙袍图案上。早朝结束还要用五色纸撰写诏书,佩玉碰响着回到中书省。
大唐诗人笔下的大明宫,一派恢宏气象。官门层层叠叠,香动袅袅娜娜,百官浩浩荡荡,使臣恭恭敬敬,龙袍大气威严,剑佩铿锵有力。龙凤呈祥,仿佛天地同辉,星月同贺。
俱往矣!如今只剩一片废墟,一场风沙。
历史总是公平的。谁也没有多一点儿,谁也没有少一点儿。
只有文字还在。
風清旧作:
忆江南·秋
长夜冷,何故上秋题。凤作音高空棽丽,月成津渡半离披。彼美淑姬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