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一个解决问题的小想法。

一个解决问题的小想法。

作者: 晏砚彦 | 来源:发表于2018-09-13 00:35 被阅读0次

#01

大家上学的时候一定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理科的兴趣急剧下降。我不清楚那些公式、理论的意义何在,对它们的应用没有实质性的了解。它们在我眼里仅仅是一串孤立的、纯粹的字符。很自然地,我不能付诸应用,甚至记不住它们。

在我十几年的人生里,我拥有丰富的经验,早已能够娴熟“处理”这样的问题。

记不住它,没办法理解它?
那太正常了!这些理论那么高深,它们源于顶尖学者的奇思妙想,我理解不了也情有可原吧。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掌握它并且熟练运用?
那是因为他们更加优秀,而我的能力不足。我不够聪明,我不能举一反三……

总之,我处理不好这件事,一定是能力问题。

这种想法也没有错,能力缺陷当然是难题产生的一个关键。

但是它除了带领着你在困难面前一遍又一遍地否定自己之外,没有丝毫帮助。你很可能和我一样,多年来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遇事不主动寻求解决方案,而是告诉自己:“我天生就缺乏这种能力,这不是我的错。”然后就此心安理得,停滞不前。

#02

或许你的做法更加积极一点:你承认自己不够优秀,但是有积极改变的意愿。

那么——

我需要更加自制,即使这件事让我痛苦我也应该去做。
我应该想办法增强我的理解力。
我得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
我需要变得更聪明一点。

很遗憾,即使是这样看似深刻又诚恳的灵魂拷问,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它们太过宽泛,让人难以下手

面对这一系列的“天赋门槛”,你可能已经直接放弃。
进一步,你或许信念坚定一些:能力是能够通过自身努力提升的……那么该怎么去做呢?
再进一步,你不仅意志坚定,还行动力超强,那么你可能已经开始着手改变,但并不知道自己的行动是否有效。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要么被难题拦截在半路就此放弃,要么试图推开它,但自己也看不清未来。

啊,真是让人头大。

#03

其实关键并不在于你的理解力、记忆力又或者自制力、专注力等等如何。

或者说,问题确实与先天条件有关,但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故意忽视它们,从难题本身寻找原因。通过所谓的“改变环境”,来达成“改变自己”的目的。

换句话说,我们要学会在拷问自己的时候,“推卸责任”。

举个栗子。

这个理论我为什么记不住?
不是我记忆力差,而是这个东西深奥又无趣。
它既不接地气,让我有机会运用我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体系轻易化解;也不能触动我,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让我有动力去钻研它。
它为什么吸引不了我?
不是我不够专注,而是它不知所云。
现在问题汇集指向”深奥“这个关键词了,那么这个理论真的那么高高在上、脱离实际生活吗?
在作出”它的形式晦涩难懂“的判断后,你是否有尝试主动去了解它提出的背景与目的,更改这个判断?

一切新知,不论它目前归属于哪个领域,经济、政治、科技、艺术……它的产生一定是带有目的性的,切合我们的某种需要。也就是说,它一定能够回落实际生活。

注意:

1、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尽可能详尽

“答案往往就藏在问题中”,尽量细致地传达你的想法,进行复盘的时候也就更容易捕捉解决问题的关键。

2、最终得到的答案一定要是具体的,并且是你有把握能够改变的(可控的)。

这样,才方便你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最好能够抓住问题的核心

提出几个问题逐一击破当然也可以,但是,找到问题的根本所在,无疑能够更加快捷省事地达成最终目的。它甚至能使各种问题的类目更加清晰,方便你模板化你的解决方案。

#04

其实不仅仅是学习,在生活中,这种务实的思考方式同样有助于解决难题。

再举个栗子。

年初学游泳,第一次下水我就呛到了。有这层心理阴影在,我完全不敢进水练习,任凭老师在岸上朝我示意几次,我自不动如山。

整节课我一直在给自己做心理建设,妄图用“你可以的”这样的盲目自信来挤掉满脑子的“我不行的”、“我太害怕了”。最后,或许你已经猜到了,自我鼓励没有发挥作用,而如果我始终没法克服自己的恐惧,我不会有丝毫长进。

战胜恐惧,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这将近一个小时的经历完全足以说明:从精神上克服恐惧心理对我来说十分困难,可能耗费我众多的时间与精力,最后结果还不一定尽如人意。

既然改造我自己这么困难,能不能换个对象来改造

我的失败来源于我的恐惧,我并不胆小,只是这个环境对我来说是危险的。

我能做些什么让环境更加安全吗?

我邀请了技术更加熟练的朋友一起练习,首先向她请教在水中保持平衡的方法,并且多次练习,确定自己使用自如;接着请她时刻关注我的状况,确保任何情况下,我都有值得信赖的后盾。

很显然,我在尽我所能,努力营造一个于我而言更安全、更舒适的环境。

而一旦解决困扰你许久的最大问题,一连串的正面反馈会自发地随着你的进展不断涌现,使得整个历程顺利又愉快。

最后:

当你给不由分说地给自己贴上“反应迟钝”、“记忆力差”、“资质平庸”、“不够自信”等标签,改变常常因无处着力而显得异常艰巨。

事实上,成功者当中确实有不少人像我们想的那样天赋卓绝,但更多的,还是掌握了正确且有效的应对难题的技巧,在一次次成功解决问题后,成长为今日的他们。也正是因此,我才建议大家不要过于苛责自己,与其始终对自己没能拥有的特质耿耿于怀,不如把眼光放低,落到实处。

“跬步千里”,也唯有实实在在走出这半步,才有望期许来日的千里。

相关文章

  • 一个解决问题的小想法。

    #01 大家上学的时候一定有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吧?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理科的兴趣急剧下降。我不清楚那些公式、理论...

  • 一个小想法

    阅读部分荣格文集,用自己整理下来的思考与感悟,分析欧文亚隆《日益亲近》里的女病人。

  • 一个小想法

    走在路上两个姑娘从我旁边走过,似是在谈论各自的男友,一女声似是在吐槽自己的男友晚饭为什么吃的那么好,为什么比自己吃...

  • 一个小想法

    黄金圈法则是由知名营销专家西蒙·斯涅克提出来的,他认为伟大领袖之所以能激励出伟大的行动,是因为他们遵循“为什么—如...

  • 一个奇怪的小想法

    昨晚半夜,从卧室去客厅拿东西,看着房间里一道一道的门,突然觉得,建筑物真是一种特别有趣的东西啊! 一...

  • 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

    无论做任何事,从很多想法中筛选出最完美的一个想法是最好的方式。越是拥有很多具有创意和实用性的解决问题的想法,越是能...

  • 每一个渺小的想法都值得尊重

    每一个渺小的想法都值得尊重 小想法,我们每天会冒出多少个小想法,无...

  • 小想法

    今天干活休息之余想了点事,从学校毕业一转眼有8年之久了,学的是土木专业,在工地摸爬滚打也有4年之余,后因在工地实在...

  • 小想法

    我有一个梦想 梦想每一寸肌肤开满小花

  • 小想法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大公司都在做慈善事业,给贫穷地区的人买买衣服,送送文具书本,其实送再多的东西也不如给他们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解决问题的小想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ei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