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起床上课,看到朋友昨晚发给我的文章《今天写在2021年第四天,四十扑面而来》,文中写道:“年过四十,有个名词会悄然而至,甩也甩不掉。
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聊天,就不小心被她说到这个词——中年。
她对中年的下限划定比我要低得多。三十多岁时,我是不会主动承认自己步入中年的。青年是状态向上的,中年似乎状态相平或者往下。完全不同的处境,我更乐于处青年之列。
不过,听到她说中年的种种,我心里仍然不由一紧,有些小悲伤——毕竟韶华确实不再了——起码记忆力和身体恢复能力都已过了巅峰。
值得欣慰的是,有些过了巅峰,有些却在走向巅峰,比如人的阅历和经验。”
这个文中的“她”就是我,有一次我确实跟他提过中年危机,他的反应却是让我比较惊讶,可能确实他比我活得简单纯粹一些吧。
于是,我看到了就第一时间赶紧恢复,那时才凌晨3点半。
我说:“不好意思,哈哈……我错了……”
然后我找到那天在今日头条看到的对青年中年和老年的界定发给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年人的定义,针对当下这个时代,把18~44岁之间的人,称为青年人,而在45岁到59岁之间的人,才被称为中年人。你还是青年人。”
然后我继续说道:“根据我们学人类图的知识,40岁这一年,会有一些思想上的变化,身体上的感受,这是受你在40岁时候的你的能量场决定的。所以到了40岁,你可以感受一下。”
今天中午12点多,他给我回了一句:“真的嘛?我要好好感受下,希望向上,不是向下的感觉。”
这一句激发了我的灵感,于是吧啦吧啦开始说——嗯,因为我们现代智人一个生命周期是80年,所以40岁就是一个节点,是从南节点到北节点的一个中心,这是你的生命轨迹的重要节点,你将通过生命的精神运动体验到什么。所以当你把你自己作为一个例子,它是真正的控制你的生活,你可以说你的特定的精神运动经验。北节点会来自于我们谈论中年危机的原因,所以会说前四十年的事情,去寻找那个原因。所以你在文中说胡适的《四十自述》写的是少时的生活。“蛮以为胡先生能从四十侃侃而谈自己的人生感悟,不料原来是写他少时的生活。少时的生活是有用的,正如书中自序所说——我们赤裸裸的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的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任何接近四十岁的人,都会经历一些转变。你可能会觉得40岁那一年跟其他任何一年都不一样,如果你细细感受的话。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有了以下这么一点奇异对话。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0527/748dfd6ab56f13aa.jpg)
我又补充了两句:“土星回归一般在28、29岁。天王星对分一般在45、46岁,有的人会在42、43岁的样子。每个人都不一样。”
说完,他也没回复我。我就去吃午饭、洗碗什么的忙活了一阵儿,洗着碗我就想,接下来我要给他解释一下,否则这种微信聊天儿,没有表情没有面对面的沟通的感觉,很容易造成误会,别让他觉得不舒服。
等我忙完看手机,结果他这真的没再跟我说话,于是我赶紧开始了我的表演。
我说:
“你不要生气哈。我说你,其实在说我自己。1、我知道那个说法不是很准确,但是因为我上基础课程,老师提及了,简单介绍了一下,准确的说法我还得学,所以我知道这里有漏洞,但是结论是准确的。2、我知道这里的漏洞,任何一个人都会提出异议的,包括我自己。我也很刺儿。
另外跟你分享一个说话的艺术。因为我也刺儿,所以,也得总结说话的艺术啊。
在这里,首先这个表情,就让我感觉到我的那个不准确的说话被“挑战”了,这是我已经预料到的。
但是,如果转换一个说法,我觉得,对方会更容易接受,就是探讨性的———你说的生命周期80岁,是说只能活到80岁吗?
显然,这个问题问出来,大家都知道,问问题的人不傻,因为很明显,活到80岁以上的大有人在,但是问的人,听的人,还有被问的人,就会觉得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很明显,也很见功力。”
他给我来了个竖起大拇指的“强”的微信表情,结束了我们的对话。
晚上他又写了一篇文章给我看,我们俩又聊了两句。我给他分享了我找到的权威答案,解答中午的问题,然后也让我对“中年”有了更深的理解,如下图。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0527/e7336e284e9fb4a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360527/1a89521ee5718188.jpg)
我们都即将或已经进入到了人生的新的阶段啊。
继续加油吧,中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