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内容:前方城市,每户人家前置一内有小儿的鹅笼。驿丞言道,国王贪爱道士献来的美女而致身体九+王羸,又听道士之言,欲以一千余小儿心肝为药引。悟空识得那道士是妖邪,令诸神将鹅笼藏起。又听那道士言说唐僧心肝强过丢失的一千小儿心肝。悟空变成唐僧,被武士押上朝廷。
话说上回悟空费尽心机收了妖怪,又解了师徒一难。一日来到一座城池前。问城门口的老兵,说这里原叫比丘国,现在叫小子国。大家白了半天不明所以。
进了城,看大街上倒也正常,但见:酒楼歌馆 雨声喧, 彩铺茶房高挂帘 。万户千门生意好 ,六街三市广财源。 买金贩金人如蚁, 夺利争名只为钱。 礼貌庄严风景盛,河清海晏太平年 。
但也有一个不正常的地方,许多人家门口都放了一个鹅笼子。遮着彩幔,悟空变成蜜蜂去看,每个笼子里都装着一个小男孩,最大的不满七岁,最小的只有五岁。
唐僧见了驿丞,先是委婉询问,接着步步逼近,执死要问个详细,驿丞无奈悄悄告诉他,三年前,有个道人进贡一十六岁妙龄女子给国王,国王从此不再正视三宫六院,不分昼夜,贪欢不已。如今精神瘦倦,身体羸弱,饮食少进,命在须臾。那个被封为国丈的道人,到处去采药,现在要用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小男孩的心肝做药引。
唐僧听了,腮边坠泪,失声痛骂昏君。八戒说:常年道,君叫臣死 ,臣不死不忠 ;夫叫子亡,子不亡不孝。 他伤的是他的子民, 与你何干。 且来宽衣服睡觉 ,莫替古人担忧 。唐僧说他做的是无道之事,叫我怎能不伤悲。
这一番对话显出唐僧八戒境界高下,唐僧一文弱求生,路见不平,爱憎分明。八戒空有一身本领,却受封建愚昧君臣等级观念蒙蔽,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还是悟空给力,说明天我跟你一起去见国王,看他是人是妖,再做处理。断不让他伤了那些孩童性命。唐僧激动地向悟空行礼,说徒弟啊,此论极妙!悟空说我有办法先把小孩转移出去,唐僧更高兴了:若果脱险,真贤徒天大之德。
悟空出门纵云头,唤出护卫的众神,说了情况,请他们各使神通,把城里鹅笼中的小儿连笼子带出城外,在密林中收藏 ,给他们果子食用 ,不得饿损 ,不得使他惊恐啼哭 ,待我除了邪 ,治了国,劝正君王,临行时送来还我 。
好一个孙悟空,头脑清醒,善于借力,运筹帷幄,自信满满,真是帅呆了。
回来商量一起去上朝,为了保护师父,变成一个小虫子落在唐僧帽子上,进朝见了国王,果然精神倦怠,声音虚弱,正在这时,国丈来了,众官逢迎,只见他既不给国王行礼,也不还唐僧的礼,听说唐僧要去西天,还冷嘲热讽一通:俗语云,坐,坐,坐,你的屁股破!火煎熬,反成祸。更不知我这修仙者,骨之坚秀;达道者,神之最灵。又说什么“三教之中无上品,古来惟道独称尊”,国王众臣随声附和,把唐僧弄得好尴尬。
出了朝门,悟空对师父说,国丈是妖邪,国王受了妖气。让师父先回,自己再探听一番。
朝上,国丈听说孩子们不见了,笑着说,不用烦恼,唐僧是送上门的好药引。等一下把他叫来,以礼求其心,如果相从,即时剖而取出。如若不从,即时捆住,剖开取之。
悟空听了赶紧跑回来叫道:师父,祸事了,祸事了。唐僧被悟空唬得三尸神散,七窍生烟,倒在尘埃,浑身是汗,眼不定睛,口不能言。悟空等人扶起师父,说了昏君听信国丈诬言要取师父心肝之事。
八戒看热闹不嫌事大,居然还笑得出:行得好慈悯(之前唐僧说他不慈悯)救的好小儿!刮的好阴风!今番却闯出祸来了!
这正是八戒不讨人喜欢的地方。小肚鸡肠,是非不分,没有同情心,自私自利。
唐僧问怎么办,悟空说,若要全命,师做徒,徒做师,方可保全。唐僧说,你若救得我命,情愿与你做徒子徒孙也。
唐僧虽是为保命说的这话,但也足见其大度和豪气。与八戒形成鲜明对比。
于是悟空变成唐僧模样做师父,用泥巴做了脸模贴在唐僧脸上,把他变成孙悟空模样,日。正在这时,锦衣官到了门口。把假唐僧一扯,回宫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