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玉丽,两女儿宝妈,从事教育行业六年,专注亲子关系。这是我每天一篇文章的第188篇,我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为了记录孩子和自己的成长,努力打造最和谐融洽的亲子关系。
又是一年除夕时,在这团圆、喜庆的节日里,发觉这是从记事起唯一一个,在家窝着没有出家门的一个除夕。
年岁渐长,过年对于我们来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似乎再也没有了儿时那样的盼望和属于“年”独特的味道。
犹记得儿时过年最期待的几件事情就是:辞年、放烟花、守岁。
辞年
除夕时,到村子里的每家每户去辞年,是一直以来的传统。这时每家都会备好零食、酒菜,供辞年、送恭喜的人一起吃喝,热热闹闹与旧的年岁告别。
这样的传统一直保持着,但长大与儿时的差别在于,儿时出去辞年,邻居家会给我们小孩子准备好零食、钱、烟、鞭炮等小东西,整个村子转下来,会收获满满一袋好吃、好玩的。
这是儿时过年最期待的事情,早早的就约好小伙伴什么时候出去辞年,也是儿时过年最开心的事情,因为收获的好吃的是平常的许多倍。
今年我妈也早早的给女儿准备了一个小包,想让她跟着姐姐们出去辞年,两岁多的她会说:“恭喜恭喜,新年好!”准备了几天,结果女儿睡到6点多才醒,后来跟旁边的小伙伴出去走了一下,到了几个邻居家,小包装得满满的回来,都不愿意让她奶奶把她的东西从包里拿出来。
而长大,依然会去辞年,却不再有那些好吃、好玩的,有时候甚至会被劝着喝酒,对于不会喝酒的我来说有点尴尬。
放烟花
放鞭炮、烟花是过年的必备,各种各样玩的、好看的小鞭炮、烟花,是过年时又一大期待,即便年岁再大,每年过年时看着小孩子们玩依然会很激动、兴奋。
就像马上十八的堂弟,今年玩烟花还玩出了新花样,而我们一帮人都很兴奋的在一旁等着看,我想这就是最好的每年保持童真的时刻。
![](https://img.haomeiwen.com/i10856226/420bb31dfa137c3d.jpg)
守岁
儿时对于除夕印象特别深刻的另一件事就是:守岁。有一年,本来和堂哥他们说好要守岁,结果自己睡着了,另一天醒来非常懊恼,怪堂哥没有把我叫醒。
似乎从那时起,对于守岁就有了一种执念。后来慢慢长大了,终于完成了守岁的愿望,而且基本每年都是坐完通宵了的。
并且大多数时候到除夕时,基本就是呼朋唤友,大家一起聚会吃喝玩乐,这样的除夕时刻是难得的聚会时刻,于是“年”就又有了一层关于友谊的味道。
我想“年”没有了儿时的味道,是因为我们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没有了儿时过年时那样的期待和稀缺性。
儿时,会等到过年时,家里人一起买好新衣服过年,这样的新衣服是一年里难得的几件新衣服,于是过年就又多了一层期待,买新衣服也就成了“年”的一个仪式。
儿时,平常并没有那么多好吃、好玩的,于是除夕去辞年,带一袋子东西回家就成了特别的事情,也成了“年”的一个仪式。
儿时,并没有多少自由可以让我们整晚上不睡,于是除夕时可以整晚不睡守岁,又是让小孩子特别期待的事情,于是守岁也成了“年”的一个仪式。
这么多的仪式感成就了儿时的“年味”,所以并不是年味越来越淡了,而是我们没有儿时那么容易满足和快乐了。
因为简单而快乐,因为容易满足而快乐,年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我们的心境,是我们对于仪式的不够重视。
望我们都能活得简单快乐些,给生活多一些仪式的时刻和可期待的事情。
在这里送一个最普通却也最实在的祝福,祝大家除夕快乐,身体健康,阖家美满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