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头条,看麦家老师说自己写作的困惑。他说,当你写了一万字的时候,就会想,这一万字有何用,与后面的文章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吗,于是接着写后门的两万字,写完开始调整中间的逻辑关系,删除一些认为不合理的部分,同时有可能再补充一些内容。
写作就是一个不断调整、修改、与完善的过程,然后一篇文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自己思想的结晶,也是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
今天对麦家老师的说法,深有同感。
明天就是母亲节,自己三天前就想写篇关于母亲节的文章。可是因为忙于事务,一直没有动笔,只是在简书上,简单地写了两小篇关于母亲节的日更文。
昨天下午开会,不想单位下达死命令,没科必须上交一篇文章,于是才把这事提上日程。
昨天下午,开了个头,感觉思绪有些乱,就想到底以什么形式开头。每次写文章,最怕开头,不会写,不知如何打开局面,虽然内心有很多想法,也不知如何开头。
今天也是试了好几个开头,最后就以一句古话打开话匣子。
一大早,就组织文章,原来写的日更,几乎全部推翻,但是大体意思还是用上一部分。
最后,修修改改,几次调整次序,加上一些平时的想法,最后总算看着像一篇文章。
不想,交上去之后,下午就发布到省公司网站,集团公众号也在下午刊登出来了。
一篇文章,看似轻松,其实也花费了自己比少时间。路上也不时想,到底如何围着主题表达。好在及时被采用。其实,按理,这不是自己最理想的文章,还有很多东西没有放进去,但是这种应景文,太长也没人看。
所以,如麦家老师所言,每一篇文章,即有生活中的烟火气,也有自己的思考,加上文字表达,修修改改,调整逻辑关系,才能成为一篇合理美观的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6454959/aceed772a9a810b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54959/e4fb0184c184b3f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454959/93e4944d0f65583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