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投资项目需要时间去沉淀价值,理性上当然没错。但感觉上,一边是度日如年,一边又是光阴似箭,这对悖论如何解决呢?这是最近在思考的问题。
其实问题也就是个人如何应对长期。
学生时代学习数学,有种方法叫“数形结合”,把抽象的问题具象了,很多刁钻的问题迎刃而解。笑来老师的复利曲线也让我见识到这层厉害,这次在定投策略的统计表中,我也有如是感:
收益表长期对人是一目了然的不同,能力强的可以缩短“长期”。由此,有个非常赞的推论:
学习使人拥有质量更高的“长寿”。
复盘我个人比特币的投资经历,如果坚持定投,那利润相当可观。我有看盘技术吗?没有的。有对真假消息满天飞的媒体甄别能力吗?力有所不逮。策略本身他就有力量,这点我忽视了——也是认知不到位:
在一定程度上,策略可以弥补能力上的不足。
定投的威力,不仅仅是说拿到一个均价而已,它也在弥补我能力上的不足。
投资2如果像这张表,投资种不断取钱到外部,我们的长期就被拉长。这也就有了个推论:
投资最好有场外收入。
一则,不断增加投入缩短“长期”;二则,无需向外支出拉长"长期"。
什么是中期:投资翻倍;什么是长期:投资再翻倍。而年轻人欲望非常多(对应的金钱需求越多),“显得”长期越长。还有一个原因,是时间的相对感觉导致的。但是,这些都这是感觉,但是理性上,我们有了对付“长期”的招了:
1.对能力越强的人来说,“长期"越短。
2.对能使用正确策略的人来说,”长期“更短。
3.对有能力再投资之外赚钱的人来说,”长期“更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