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在一篇文章中声称自己不想喝咖啡了。然而,话音刚落没多久,我最近又开始喝咖啡了。
在前不久的那篇文章里,我说明了自己不想喝咖啡的理由。我不想喝咖啡的理由是咖啡的提神作用影响晚上睡眠。
如果一种饮品带来的作用到了影响睡眠的地步,那么是不是应该对这种饮品引起警惕了呢?不喝咖啡的理由已经足够有说服力了不是?
不喝咖啡的理由如此这般有说服力,那我为什么又开始喝咖啡了呢?对于这个问题,又有其他的理由。
春困秋乏夏打盹。现在正是六月,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刚刚过去。在炎热的夏季里,人特别容易犯困。
试想一下这样的场景:
你昨天晚上9点从公司下班,回到家已经是晚上10点了。当你洗漱完毕上床睡觉,发现时间已经是晚上11点了。今天早上6点多钟,你房间的闹钟又按时响起。你揉揉朦胧的睡眼,大脑像浆糊一样还没有清醒过来。
时间不等人。由于你还要上班,因此你还是疲倦地从床上爬起来了。
早上打开门,刺眼的阳光瞬间照亮的屋子,照在身上如同烈焰一般烤人。
地铁站里,人潮涌动。在平日里,北京上下班高峰期的地铁就是这样,你已经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上午到公司的时候,时间已经是早上9点,忙碌的一天又双开始了。
你坐在办公位上敲着键盘,不知不觉中沉重的困意袭来,你再也无法提起精神高效工作了,只想靠在座位上好好睡一下。当然,你很清楚,坐在办公室的座位上睡觉是不被允许的。
你周围的同事们,有的开始走出办公室出去抽烟了,有的端来了咖啡。
对于你来说,喝咖啡是一种相对更为健康的提神方式。此时此刻,你也离开了座位,去咖啡机现磨了一杯意式浓缩咖啡。
刚才描述的场景中的你不是真实的你,也不是真实的我,但我真的为了提神醒脑喝过意式浓缩咖啡。意式浓缩咖啡是什么味道?给我的感受是苦涩,不好下咽。
我原以为,原汁原味不添加任何东西的咖啡才是好咖啡,但当你喝过其它咖啡后,你就不会这么认为了。
两天前,我和Y吃过午饭,然后顺便在附近的一家商场逛逛。在商场的超市里,Y买了一瓶饮料,随后Y问我想喝点什么,我说没有什么想喝的。Y指着超市的冷藏柜叫我选一瓶饮料,我看了看,最后选了一瓶咖啡,售价5.9元。
这是一瓶知名品牌咖啡,也正是我选择这款咖啡的理由,至于口感怎样,以及瓶身上的其他细节,我一概不知道,也没有去留意。
当我打开瓶盖喝上一口之后,那种柔和丝滑的感觉瞬间改变了我对咖啡的认知。这款咖啡好在哪里?我说不出更多的细节。但第一次喝过之后,我就喜欢上了,几乎是超越了我以往喝过的任何一杯咖啡。
如果问我哪次喝咖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无疑就是这次咖啡了。我想,之所以这次咖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是改变了我对咖啡的认知,极有可能同我以往那些难喝的咖啡有很大的关系。
如果我以往喝的那些咖啡让我觉得非常棒,或者是同这次咖啡一样好喝的话,那么这瓶咖啡不会改变我对这种饮品的认知了。
也许正是因为我以往喝过其它不同口感的咖啡,对不同的咖啡有了不同的对比,才有了这次咖啡非同寻常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