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千口,主事一人。曾经的世袭罔替的封建专利制度中,君王臣子之间的血缘、亲情、人性淋漓尽致的演绎和诠释着。
有人说康熙是明君或者圣君,那我们来看看他执政王朝时的明圣在哪。据说康熙有不少儿子,有儿子本是皇帝梦寐以求的事,也正因为儿子的数量,皇室手足情、父子情才会真正浮出水面,让人看清人性的弱点。
只从盘古开天地,皇室都会储君,也就是选好接班人继承皇位,康熙也不列外。俗话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长子是皇帝心中的第一眼曙光,而康熙的楚君不是长子,而是次子。
做了许多年的太子胤褆,也许等待的日子太久,按捺不住内心的渴望,做了不少出格的事,惹得康熙不悦,一怒之下废了胤褆的太子。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本也有振兴王朝的黄四子胤禛在“原型戴铎策士”的指点迷津下,隐忍待发,最后博得康熙的信任而授以重托。经一番缜密的行事后,如愿以偿的登上了皇帝宝座,史称“雍正皇帝”。
皇位继承好像是名正言顺的事,实则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雍正”前有太子,后有兄弟。康熙初废太子的时日里,九子夺嫡之争愈演愈烈,无奈之下的康熙只好恢复胤褆太子位。康熙的九个儿子是:皇长子胤褆、皇二子胤礽(太子)、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祯、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俄、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禛。
雍正登基后,内忧外患。外要抗御叛军,内要整治朝纲(也就是推行新政),同时还要提防兄弟们对“皇位的偷窥和恻隐之心”,幸好有同父异母的十三弟的鼎力相助,朝政才基本稳定。
按理是“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可在皇室却不是这样的,皇室的兄弟间用“血雨腥风,危机四伏”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要不是康熙临终的嘱咐“不要对兄弟太残忍”,不然“雍正”也不会心慈手软的他的兄弟们“网开一面”的。
康熙的九个儿子中,只有四儿和十四儿是同父同母,其余都是同父异母。也许有人会觉得因是同父异母的原因,才会出现夺嫡的血腥。其实不然,雍正皇帝有三个儿子,一个看破红尘与世无争;一个聪慧过人深得康熙和雍正的宠爱;一个处心积虑想谋得太子之位而不择手段,六亲不认欲谋害亲弟而导致雍正赐予弘时在秘密的畅春园自尽的苦果。雍正皇帝为了让五儿顺利继位,不得已才亲口赐了自己的骨肉三儿自尽。
皇室同为人类,而“六亲不认”尤为突出,尤为让人瞠目结舌。弑君的、兄弟相残的、父杀子的屡见不鲜。按理他们都是读过圣贤书的人,都深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正名”主张的,更是仁义礼智信都倒背如流的男子汉。但到家族成员间利益权益时 ,那些就是成了摆设,成了他们的遮羞布,或者是伪善的面纱。
“明争暗斗,手足相残”分分秒秒都“危机四伏”,稍有不慎就有杀身之祸的环境,就是封建王朝的上层建筑。“无官一身轻”,也许是一语道破天机!
这是本人观《雍正王朝》的一点看法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