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不仅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在文学史研究、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方面也颇多涉猎。这一篇作于1923年11月的文章,虽然收在杂文集《坟》之中,却更近于是一篇论文而不是杂文。
鲁迅在文中介绍了宋代民间小说的由来和后续的发展。
宋代民间小说,属于“说话”中的一种。“说话”,就是讲故事,也就是后世的说书。“一、小说为杂戏中之一种,二、由于市人之口述,三、在庆祝及斋会时用之”。北宋京城汴梁的“瓦舍”,是民间艺人集中演出的场所,其中就有“说话人”。“说话”,大致分为小说、谈经、讲史、合生这几类。其中的小说,“谓之银字儿,如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迹变态之事;说铁骑儿,谓士马金鼓之事”。
北宋京城汴梁的瓦舍这样一来,关于宋代小说的起源,我们就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且了解到小说的内容大致分为三类:银字儿、说公案、说铁骑儿。小说的文字记录形式就是话本。
宋代民间小说的必要条件有三:“1.须讲近世事;2.什九须有“得胜头回”;3.须引证诗词。”因为演说古事,范围就属于讲史了,所以小说讲的都是近代发生的事。而“得胜头回”,就是在演说正文之前,都要先说一个小故事做引子,看过《三言二拍》的,对这一点应该印象深刻。
根据鲁迅的考证,宋代民间小说的话本,流传下来的只有一部《京本通俗小说》。“然而在《通俗小说》未经翻刻以前,宋代的市人小说也未尝断绝;他间或改了名目,夹杂着后人拟作而流传。那些拟作,则大抵出于明朝人,似宋人话本当时留存尚多,所以拟作的精神形式虽然也有变更,而大体仍然无异。”然后,鲁迅介绍了明代《三言二拍》、《今古奇观》等几部代表作。宋代民间小说,大多包含在这几部书当中。
“小说”一词出自《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是以未尝闻任氏之风俗,其不可与经世亦远矣。”任国公子用五十头牛作饵钓到一条大鱼,听闻这个消息后一些浅薄的人也举着细小的鱼竿去钓鱼,当然他们只能钓到一些小鱼。庄子认为那些修饰浅薄的言辞以求美名的人,距离通晓大道非常遥远。所以称之为“小说”,“小说”的本义,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
在先秦诸子的著作中,常用寓言故事来阐释道理,这就已经带有了现代小说的意味。后来的《史记》、《三国志》等史书,已经开始注重描述人物性格,丰富故事情节。又经过长期的发展,到宋代时期,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文言小说,分为笔记和传奇两种类型。而白话小说,则保留于宋代说话人的话本之中,也就是鲁迅在文中探讨研究的民间小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