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阅读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超实用笔记读书法》第四章前半部分。
对于读书如何学以致用、输出笔记和重读笔记,让我印象很深刻。
读书笔记是一种升华工具,可以让读书活动完成从生搬硬套到独创思维的飞跃。
单纯的摘抄,只是文字的搬运工。搬来搬去,从化学反应来看,文字的特质并没有发生改变,还是那一坨字。而当你把作者的文字与自己的感受、想法联系到一次,才是化学反应的开始。
在自己的生活圈里选择一个“重读笔记时间”。
以往自己写笔记,写完就说再见了。过一段时间,按照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也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之前所花费的记笔记时间,也就都浪费掉了,很是不值得。也许这就是作者建议大家重读笔记的原因吧。
将重读的时间固定下来,也会让自己有一种潜意识,到了这个时间就做这个事情。同时,也能快速进入状态。
读书的时候,“事先扫平障碍”是道重要的工序。先从简单易懂的部分开始读起,能帮助理解较难的内容。
“事先扫平障碍”有点像做目标拆解,将难度系数高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小的目标。比如一本书的读书笔记不会写,那就可以先写一章的。
“事先扫平障碍”又有点像走曲线救国,干涩难懂的书读不懂,不要死磕。可以先选择难度系数低的同类型书进行阅读,做了读书笔记内化后,再继续攻克上一本书。就像作者提到的,读《微观经济学》读不懂,可以先读《漫画经济学》。
今天读书状态不佳,有些犯困。为了避免完不成一周一书的任务,强制自己要多读。但是,读着读着还是困,效率也更低了。于是,果断放弃,因为不想让读书失去乐趣,顺其自然吧。
20190614 周五 22:1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