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可以看好多遍。这本书可以是工具书,也可以是一本小说,亦或是一本心灵鸡汤,也可能是一本很少人去看得书。
可对你来说,非常重要,这就已经足够。因为有效阅读的终极目标,是让读者得到满足。而这个满足,有可能是对书的满足,也有可能是对自己一时的困惑找到歇息的满足,更有可能是获取新知识的满足。
但同样是一本书,读者不同,结论也有可能不尽相同。这就如,是在现实社会中的两个人,他们对一个问题,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一样。有时候,当两个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会很烦躁。
其实这就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类求知欲望的体现。随着讨论的不断深入,也许两个人,都从过去的认知程度上,各自提高了不少,两个人都各自离开了争论的话题,向另一个角度出发了。
这没什么不好,说明人类喜欢求知这个根本天性。这也叫一种进步,这在生活中、工作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读书,和刚才说的例子,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前后不同时间,不同年龄读同样一本书,感受完全不一样。这就是书最大的魅力所在。
你第一次看,和第二次,第三次看,究竟是不一样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的思想不可能一成不变的。我上大学的时候读《谁动了我的奶酪》和工作以后再读,和经历生活的洗礼后,再读。一定是不一样的。第一次觉得,没什么,不会有所触动。第二次,觉得工作后,怎么总是不顺力,在看会有所触动。第三次,觉得未雨绸缪和做个有准备的人,才可以脱颖而出,这种现象,通过读书,和思考自己这些年的经历进一步证实这个观点。
好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经历时间,沉淀,逐渐被社会、人类所认可,人类可以通过读书,获取经验,获取思想,从而进步。这个进步,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精神方面,更是难能可贵的是思维方式的升级和改变。
究竟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阅读完一本书,能知道书名和作者,以及具体讲的是什么。这是基础,也需要大家留心,才会记住。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摘抄一些个人认为好的句子,对自己有影响力的句子。以及可以在当时,写下自己的感触。读书笔记,就相当于你阅读的烙印。因为如果你只读不写的话,很快大脑就会失去任何关于这本书的记忆。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阅读一本书,最好的方法,就是旁边放一个读书笔记本,同步开始,同步结束。
等过几天,或是一段日子。你可以打开你的读书笔记本,就可以唤起你很多,当时读书的记忆,以及又会有了对本书新的认识和思想,马上记录在你的读书笔记上,哪怕是一个词也好,也要记录在读书笔记本上。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不断加深书与自己的链接能力,为进一步输出,打下基础。
当然,如果觉得这书,你特别喜欢,你也可以选择重读。在读一遍,一定会带给你很多意向不到的帮助。
有位评论家曾经说过:“如果一个读者,身边总有3-5本可以经常反复阅读的书籍,那这位读者算得上,是一个读书专家了”。
读书生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眼光。也可以让我们找到一把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钥匙。
读书最终的目的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你看完一本书,可以把书的大概内容给别人讲一下,这就是输出。你讲的同时,其实是在加深对书的理解和巩固读书笔记的一种再好不过的方法。这样,久而久之,你才会达到读书的更高的一个层次,输出。
所谓的输出,可以是写读书笔记,也可以是写自己的感悟,也可以是演讲、交谈、日子等等形式的一种输出。通过写作的练习,来对是否进行了有效阅读的检验,这是是否真正有效阅读的一个关键点。
当然,你还可以参加一些作家的分享会和研讨会,大学的公开讲座,网络视频等等方式,也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结合起来,有时候读书的效果会更好。
读书,是为了什么?它可以让我们时间过得更充实,可以提高我们的各项技能,进而增加财富,更可以丰富我们的思维品格和判断能力。
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很好。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金句,都是读书的好处。
用我的话来说,就是从阅读中,把自己和书紧紧围绕在一起,产生一本新的书。这本书,是关于你和世界的。这就是有效阅读的最好层次。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