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回忆起小学一年级的某一天睡觉前,姥姥问我:将来想做什么?环顾了那个用中学生报贴满墙的房间,我说出了一个光辉伟大的词:老师。冥冥中自有天意,我虽然后来几次在心里更改目标,还以为读了心理学专业怎么也会绕开这个雷区的,没想到中国有了心理老师这样的职位,然后我就酱完成了小时候的梦想。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爸总说,你现在怎么也比我强了,我已经很知足了。同事常常开玩笑说我们是在荒郊野岭,我也时常后悔,为什么我辗转来到的是一千七百多公里外的另一个小城,却没有留在广州或者是回到父母身边。
暑假在家里待了40多天,约见了在家里做老师的老朋友,平从师范学院毕业回家考了特岗,虽然工资水平不算很高,但好在总是在父母身边,她说妈妈一步也不想让她远离。生物专业出身的她初中各个科目都很擅长,而且她教的班成绩总是第一,这大概是为人师最为值得自信的事了。转眼三年过去要定编了,平终于从乡镇的学校调到了县城周边。回家跟老爸说起来平的情况,他说你要是也能回来多好,不过儿女自有儿女的福,你假期多回来陪陪我们就好。说不好是不是自己的福气,我只是选择逃避了一些我不喜欢的东西,又陷入了另一种迷茫和有些后悔的境地。
每次往返家里和工作的小城,我总会在广州和朋友勤约见。她在大学里做辅导员,刚毕业的时候找工作她是那种非常用力的人,最开始有一份offer拿到手的时候,因为认为自己值得更好的那一份工,还在东奔西跑,我十分佩服她的勇气和毅力,那种尽管遭遇了失败却还是继续的坚持。目前在房价飙升的广州她预备给自己安个小窝。我是那种特别害怕失败的人,在拿到一个offer之后就定下来了,也不敢奢望的人,现在拿着不高不低的工资,住在学校宿舍里,说不羡慕别人已经开始着手买房一定是假的。
在学校辅导室遇到的学生A是文科重点班,排名20+,这样的成绩稍微再进步一些的话大约就考上中山大学了。她说自己现在总是无法专注学习,一不小心就跑神了,再想到周围其他人作业比自己完成的好,考试成绩比自己好,就更加焦虑了,唯二没有受影响的是吃饭和睡觉,来辅导室就是想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专注。首先这不是心理问题,帮她排除这层心理压力,其次专注的方法很多种,能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需要自己把握了。(此刻也好想说要心理老师啥用)
从小到大一路读书,我虽不是最优秀但也从来不差,一路尚算顺遂,总是处于不高不低的状态。没有经历过太大的起伏,稍微努努力达到差不多的状态就足了,所以总是缺了一份拼劲儿。也可能是继承了老爸那种知足常乐的心态,却又时常会有点后悔。也许我再努力一把现在就能过着不一样的生活了。曾经立下了很多的flag,最后我都半途而废了,坚持的最久却又最不值一提的事就是一路读到了硕士毕业。常常吐槽自己有学历没文化。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都是从超越自卑追求优越的。特别强调意志的实现对人的意义。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都受“向上意志”支配,一个人生来就有一种内驱力,将人格各方面汇合成一个总目标:要求高人一等的优越感,即出人头地。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向权力意志这种天生的内驱力,将人格汇成—个总目标,力图做—个没有缺陷的、完善的人。因此羡慕别人,胜过别人,征服别人等都是这种追求优越的人格体现。这么多年我却只完成了一半,我的下半生为追求优越而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