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P2P之殇与融资困境(三):P2P的投资价值与自我心理建设

P2P之殇与融资困境(三):P2P的投资价值与自我心理建设

作者: _白银之手 | 来源:发表于2019-04-07 07:57 被阅读0次
P2P之殇与融资困境(三):P2P的投资价值与自我心理建设

P2P的出现,解决了一大批信用体系不佳的“弱势群体”的融资需求,其根本是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的,我们投资者获取10%左右的收益也合情合理。

那么在P2P大范围“暴雷”的情况下,还值得我们为之投资吗?

一、创业创新的政策基础

法制的不断完善和进步,不仅仅在于一系列冤假错案的公开纠正,不仅仅在于一系列重大敏感案件的公正处置,我个人认为更在于这样一句话:“对市场主体是‘法无禁止即可为’,对政府则是‘法无授权不可为’。”

领导的话不仅仅为执法者划出了权力边际,也同时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进行了政策松绑,是亚当斯密“发挥市场这个看不见手的作用”的国情版。

这句话让创业创新有了更多的活力,因为这个市场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有了试错的空间,虽然有时候代价十分的惨痛。就如“滴滴顺风车”一系列恶行案件,P2P成串的暴雷,以及共享单车“坟场”数以百万计的废弃单车。很多人认为其实这极大浪费了社会资源,是伪创新、是骗局、是肮脏的资本运作坏了一口好粥。伟人有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金子就会发光,没有痛苦的阴雨、就没有春暖花开,没有创新的实践、就没有法律漏洞的及时填补,没有不良资产的淘汰、就没有优质企业的发展壮大。

就如巴菲特先生所说:“当大潮来临,才会发现是谁在裸泳”。

二、P2P还值得投资吗?

当然!

不是为P2P事件洗白,不良的平台确实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体社会的金融秩序稳定,百害而无一利。

但是P2P本身符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精神,也切实填补了特定市场、特定人群对于资金的理财和借贷需求,这本身是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是利国利民的,况且这个行业的盈利模式是确定的,不能因为一些平台的违规操作倒闭伤害了投资者利益就“因噎废食”。

目前已经对这个行业进行了整顿,对平台合规性(如银行资管)进行强制性认证备案,经过这两年的市场竞争洗礼,当前能继续存活都是相对优质的平台。

但也并非所有存活的P2P平台都值得去投资,这其中依旧良莠不齐。挑选方法各大网络平台讲的比较多,只讲一点我认为最重要的:

那就是创始和管理团队有无风控背景。P2P的核心业务就是网络小额借贷,所以无论是理财的收益率、借贷人的资质审查、借贷数额、借贷利率等都是需要平台论证考量的,如果没有风控经验很容易造成平台的整体性风险。

优秀的风控团队能确保各方的利益。

三、P2P有更好的替代吗?

我的理财导师告诉我:“看理财投资的安全性,重在看底层资产”,也就是看资金的最终流向。

P2P的行业模式和盈利能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安全性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而这个安全性的前提就是“人”,因为这些钱全都流入了社会上信用体系并不好的人,而且都是一些无法产生稳定正向现金流的消费类贷款,所以造成了整体资金的系统性风险。就像我们面对亲朋好友的私人拆借时,总会不自觉地认真考量借贷者的经济实力、还款意愿等,对于信用不佳、资产不好的人都会仔细斟酌,但面对P2P高额的利息,我们能够能守住自己的底线呢?太难了。

那有没有资金流向较为高端的产业、行业,又能保持较高的收益率和安全性呢?

固收类私募基金。

优质的创业企业相较于个人,对资金的渴求度更高,同时盈利能力也更强,受限银行系统严苛的政策限制和风控系统,使得这些企业只能通过基金公司向社会融资。基金公司本身风控系统、确定的退出计划、劣后资金等等,能够为这样的企业筹集优质的资金,这样的体系有很高的可信度和确定性。

但是,这种投资需要对投资者自身资本量级有所要求,起投点一般在50至100万,需要有至少2年的投资经历,本身就已经将很大一部分投资者挡于门外。同时,基金公司本身实力,以及对融资企业的考察能力,也影响着投资的安全。

四、投资能力与风险意识

过年期间与一位很要好的律师朋友聚餐,她谈到了近期各地出现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本金亏损在寻求司法协助,社会大量的私募基金也出现违约或者本金巨额亏损,提醒我们投资要加倍注意。要确保资金安全最好还是买银行保本理财产品或者要么就存定期。

其实朋友的话非常对,但也很片面。

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这句话很多人理解为理财投资收益率安全标准,是产品端选择性的重要参考。而我认为,这句话只是理财投资的心理建设标准,世界上没有稳赚不赔的买卖,投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风险与收益的综合选择和考量,享受多么高的收益就要承担多少的风险,这是金融社会的基本法则。

惶惶不可终日不能解决问题,懂得盈利原理、风险系数测评、合格的投资心理建设,这才是真正投资的能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P2P之殇与融资困境(三):P2P的投资价值与自我心理建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dsj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