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超人》热播,有的明星妈妈带起娃来得心应手,有的明星妈妈则手忙脚乱。
这不,同样面对不听话的宝宝,三位明星妈妈的表现大不一样。
霍思燕是个温柔的妈妈,嗯哼不想吃饭, 她只能通过讨价还价的方式哄着儿子吃。
在娃面前“最没存在感”的妈妈的黄圣依,她苦口婆心地劝慰儿子,可儿子还是一幅爱答不理的样子。
生了三个娃的贾静雯就有经验多了!咘咘不乖乖吃饭,贾静雯直接叫咘咘的大名, 果然,咘咘乖乖吃了一口蔬菜。
为什么同样是聊天,有的妈妈说了等于白说,而有的妈妈就能达到目的呢?
日常生活中,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自家娃:
我家那个不长记性的熊孩子!讲道理不听,非得打、吼才听话,现在越打越皮实!
打不得、骂不得,讲道理又行不通,孩子越来越不听话,家长到底该咋办?
宝宝不听话, 因为爸妈不会聊天
带娃全靠一张嘴,家长从此累断腿。
“不要跑太快啊!看看看,摔倒了吧!”
“好好吃饭,衣服都脏了,妈妈还得洗!”
这些话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孩子还是继续不好好走路、不好好吃饭!
为什么孩子听不进家长的话?
1~3岁宝宝的记忆和理解力只能记住家长说的最后几个字。
家长问“记住了吗”,宝宝回答“记住了”,其实宝宝根本没记住家长前面说的话。
其实,家长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宝宝听到了什么,采取了什么行为。
家长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孩子能够理解,且愿意去做。
做到这4件事
宝宝听话并不难
怎样沟通才有效呢?需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少说多做
孩子的成长以模仿为主,想达到有效沟通,家长就要少说多做。
家长希望孩子怎么做,需要做给孩子看,反复的行为模仿会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
2.沟通技巧
微笑地看着孩子:微笑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
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让孩子感受尊重;
叫孩子的大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接纳孩子的感受:强迫不是爱,接纳才是爱。
3.肢体语言和语气语调
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我一听到我爸妈说话的语气就生气,我一看到我爸妈的表情就心烦。
研究证明,影响沟通的因素有肢体语言、语气语调及沟通内容,其中肢体语言占55%,语气语调占38%,沟通的内容仅占7%。
现实生活中,影响沟通效果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内容,而是说话时的肢体语言和语气语调。
4.学会倾听
卡耐基先生说:“沟通的最高境界是听。”
家长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要轻易打断孩子说话,尽管孩子的话听起来有点异想天开。
想要孩子有主见又听话,除了要做会聊天的家长,还要做好脾气、懂宝宝的爸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