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5月5日,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诞生,他的思想在两百年后的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正如恩格斯在他的墓前演讲中所提到:“他的名字和他的事业将永垂不朽。”
伟人在成为伟人之前都是平凡的,回望马克思的青年时代,却可以发现极不平凡的一面。

一、环境对马克思的影响及启示
一般来说,“青少年人格的健康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家庭居于首位”。马克思的父亲喜爱古典文学和哲学,喜爱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著作,这都对马克思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写给马克思的信中他曾这样说:“你知道,我不想迂腐地使用做父亲的权威。如果我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我也可以向自己的孩子认错。”可见其思想开明,父子二人的关系如同朋友。在中学时代他还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熏陶,校长维滕巴赫引导学生追求自由进步,老师约翰·施泰因格尔推崇科学,师长的进步思想对马克思的思想的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
社会的大背景,大环境也极大地影响着马克思。例如1832年举行的全德人民大会,民主人士批判德国封建专制制度,要自由和民主,这影响着他对德国专制制度产生不满和厌恶。他亲眼目睹穷困人民的艰苦生活,不仅仅使他爱憎分明,而且激发他昂扬的斗志。
虽然环境并不是影响人成长的决定性因素,它只在一定历史时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也不能忽略此因素。
今时今日,党和国家重视为青年的培育和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全党要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这是极为正确的决定,也是我们应当必须坚持和贯彻的。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国家里,我们应该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近期叙利亚地区战乱频繁,一组组战争前后的对比照片,着实令人心痛,心痛之余我们理应庆幸,理应珍惜当前的和平与安稳。
国家努力给青少年提供优质教育,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每个家庭也应该把子女教育放在极为重要的位置上。有良好的环境为前提,青少年便要学会担当起责任,作为小家里的一员,慢慢学会担当起家庭的责任,作为大国里的一员,要有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二、自小确立理想信念的马克思及启示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现身”。“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样一段慷慨激昂的话,谁能想到是一个十几岁的青少年在考虑选择职业的因素时所坚定的理想信念呢?从小便以谋求人类的幸福为己任,这一点是极不平凡的。
马克思在中学时不仅喜欢历史、语文等文史课程,数学、地理这些自然科学也往往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在数学方面,他的知识很好”,“对待师长和同学态度良好”,“在翻译和解释校中所学古典作家作品较容易的地方时,不经准备也能做得流畅而有把握”……中学时代的他已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只拥有理想远远不够,需要付出实践,马克思便是用他的一生在践行他的理想,从青年时代便是如此。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指引着人们前进,大理想也好,小目标也罢,有理想要比没有理想要好,有目标要比没有目标要好,没有理想的生活只是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罢了。 当代青年必须要做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青年。
要想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必须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助于实现人生价值,而错误的价值观容易将人引入歧途。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并强调:“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生长在新中国的青年一代,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行动的基本遵循,学会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三、勤奋好学的马克思及启示
马克思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书学习和理论研究上。他在上大学时,已是极为勤奋:刚进大学的三个多月里,他只给父亲写了两封信,因为他完全钻进了知识的海洋里,进入柏林大学后便“断绝了从以前的一切交往,有时去看人也是勉强的,只想专心致志于科学和艺术”。1835年刚开学没几个月他就因过度劳累而损害身体,在第一个学期经常因读书而一夜不眠,他的健康状况日益糟糕,在1837年去郊区施特拉劳渔村休养期间仍然阅读了黑格尔及其大部分弟子的著作。
大学时代的马克思注重知识的积累,博览群书、刻苦钻研,而当今的大学生读书现状如何?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网络上,而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少之又少,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悲哀的事情!向老前辈学习吧,看看百年前的马克思是怎样充实地度过他的大学生活的,他摘录莱辛的《拉奥孔》,佐尔格的《埃尔温》,温克尔曼的《艺术史》,翻译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奥维狄乌斯的《哀歌》,阅读克莱因的《刑法》……纸上的文字记录远远不及真实的场景更发人深省,但足以给后人警醒。
“青年人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应该把学习作为首要任务,作为一种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强调学习和读书的重要性。青少年处于人生的花季,远离世俗的喧嚣纷扰,应正是潜心读书的大好时光。读书能丰富知识,能增长见识,能消解浮躁 ,并且青年不应当仅仅是为了自己读书而读书,更应当是为了社会,为了国家和民族,为了时代而读书,恰如周恩来先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责任
我们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建立了新中国,开辟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此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便赋予二十一世纪的青年们重任,国家能否强起来,与我们当代青年密切相关。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二十一世纪的舞台会留给我们青年一代,青年的模样会决定国家与民族的模样。
我们要向马克思学习!树立崇高的理想,并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知识改变世界;崇德修身,加强道德修养;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知行合一。向马克思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学院 17级 马付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