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樊荣强
20天练成脱稿讲话09天 开头结尾,完整结构讲话开头难在哪里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学习开头和结尾的方法。白天我在QQ群里已经预告过了,如果错这了今天这一课,你在讲话就可能没头没尾的。
万事开头难。这话大家都听过,都知道任何事情开始都不容易。对于讲话而言,开头难在哪里呢?一般人而言,有三难:紧张,不知道讲什么,不知道怎么讲。
先说第一难,紧张、恐惧。在刚上台的时候,甚至在上台之前,就开始紧张了。刚才上课之前,马同学跟我说,我一来到樊老师的课堂,就开始紧张。
这是比较严重一点的情况。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刚上台的时候,前10秒到15秒,非常的紧张,但是一过了这段时间,就没有那么紧张了。为什么会这样子?因为我曾经讲过这样的观点,想象的恐惧永远大于真实的恐惧!你在台下想象着,上台好紧张啊,好紧张啊!可是一旦真的上台之后,你会发现,其实没有你想象的那么恐惧,你其实还不至于那么差,甚至还可以表现得不错,于是你就适应了,慢慢缓过劲来。如果你真的还掌握好了樊老师的讲话技术,后面的话语接得下去,你就变得自然了。
第二个难是不知道讲什么。在台上讲话,开头不知道讲话什么;去参加第一次约会,也许你也不知道讲什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有一个男青年去参加他的第一次约会,他是爱尔兰人。他不知道见面时该谈点什么,非常的紧张害怕,就找一位情场老手讨教。情场老手告诉他:“爱尔兰女孩喜欢谈论三件事:食物、家庭和哲学。如果你问她喜欢吃什么,这说明你关心她;如果你问她关于她的家庭的问题,表明你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如果你跟她讨论哲学,这表明你对她的聪明也抱有敬意。”帅哥听了情场老手的建议,非常感激,因为他知道自己约会该讲什么了,不那么紧张担心了。当天晚上,这帅哥与女孩见面了,刚坐下就问了第一个问题:“你喜欢吃卷心菜吗?”这个问题是关于食物的,女孩回答说:“喜欢。”帅哥马上又问了第二个问题:“你家里还有兄弟吗?”这是一个关于家庭的问题,女孩回答说:“没有。”“哦----”,帅哥紧跟着问了第三个问题:“如果你有一位兄弟,他会喜欢卷心菜吗?”这个就是哲学问题!这个笑话是要告诉我们,许多人害怕讲话,不是怕别的,是不知道讲啥,所以害怕。
开头第三个难就是不知道怎么讲,也就是不知道具体的开头方法。开头要有胆,要有内容,还要有方法。下面我就要讲开头的方法。
开头的铺垫
在讲解具体的开头方法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钻石法则”。“钻石法则”大家已经听过几回了,具体来讲就是“三段论”加“三点式”。一个简短的讲话,通常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一共三段,主体部分分为三点展开。开头部分要做好两件事,一件事是给出自己对一个话题、一个事物、一个人的基本看法、结论,我把它称为“观点”。这个观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以前我讲过,如果你要讲3分钟,开头部分可以用5秒,也可以用30秒。在这30秒之内,你讲一段话来铺垫、过渡,让自己适应一下。
我们经常看到某些领导就是这样子开头的----“啊,今天我本来没有打算讲话的,可是张局长一定要我讲几句,我其实没什么好讲的,也怕耽误大家的时间。可以刚才听同志们的讲话,我也挺受感动,也受益不浅,也触动了我的一些想法。现在,我就勉为其难,讲两句吧……”这些算不算废话?是废话,但是在你还没有梳理好思路前,用这些废话来过渡也是必要的,这些废话说着说着,你就把思路理清了。
各位同学都去过KTV唱歌吧?在歌厅里K歌,开始的时候,要怎么办?是不是音乐响起来的时候,我们要等一等,清清嗓子,酝酿下感情,看着屏幕上的字幕变颜色的时候,才张嘴唱起来。有没有谁K歌的时候,音乐声一起,马上就张嘴唱的?没有。为什么?那前边一定有几秒钟的“过门”。讲话的时候也应该这样,有一定的铺垫,讲话人自己好适应一下,找好感觉,再入正题;而听众也可以藉此渐入状态,因为一群听众在下面,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马上集中精力的,你要给他们一点点时间。
讲话开头的铺垫,一般可以讲以下这些内容:一是,你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二是,对主持人或者邀请单位表示感谢。三是,对现场的观众表示感谢,并说明自己跟大家的某种渊源。四是,对现场的氛围发表感言。五是,对前面的讲话人所发表的观点,表示认同与肯定。这些都可以拿来开头铺垫。但是要注意,不可罗嗦。
观点开头
开头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你去看一些口才方面的书,那上面可能跟你列出一二十种,可以你用得上吗?有时候,越多越用不上,多了让你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我在这里只跟大家介绍三种基本的开头方法,牢牢掌握了这三种方法,绝大多数的场合,你都够用了。我要教给大家的三种方法是:观点开头法、故事开头法、提问开头法。
第一种方法叫观点法。前面说过,观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
如果是一段话,最终也有一个落脚点,有一个重点,而这个重点或落脚点,就是那一段话要表明的观点。举例来说吧。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学习,多读点书!----这是一个观点。
今天这个社会,由于大家都十分的忙碌,为生计奔波,为工作抓狂,所以往往忽视了一件重要的事情,读书学习。当然也有人是天生不爱读书。我觉得,一个人不管你是干什么的,你要想过得更好,更有成就,就得多读点书。----这段话,还是表明了跟前面那一句话同样的观点,就是告诉大家多读点书。
观点开头的特点,就是要么直接抛出结论,要么再加上一番道理,也就是直奔主题,不绕弯子。这样的好处是,直接,不浪费时间。在两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开头,一种情况是,你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做别的铺垫,会议主持人或者领导,或者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你必须直奔主题,开口就亮出你的观点。否则,你本来只有两分钟讲话,说了一分半钟都还没有入题,听众会很反感。如果有领导在旁,他可能会直接打断的讲话,说:“别扯那么远,直接说重点!”你一定会很没有面子。
另一种情况是,你对要讲的话题非常熟悉,非常专业,而且观点独到、深刻、夸张,可以做到语惊四座,妙语如珠。当然,要求也不一定这么高,至少你要能够做到,观点开头之后,能够把话题持续下去。
我们经常会看到一种状态是,有的人开口就讲自己的观点,可是几句话一讲,就卡住了。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总是讲观点,讲道理,甚至颠来倒去地讲道理和观点,对一般人来讲是挺不容易的事,除非你有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与丰富的知识积累。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也往往会不自觉地一开口就抛观点,比如说,你在某个会场,领导突然“发难”:“请你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吧。”你可能完全没有准备,但又只能接招,张嘴就讲:“对这个事情,我想谈三点意见……这个第一点呢?让我想想……嗯,嗯,我不知道说点什么好。”这样的状况,你自己一定会很受伤。
故事开头
接着讲讲故事开头的方法。前面说开头可以做铺垫,这个铺垫的方式,讲故事是最好的一种。为什么呢?一方面,因为故事比道理容易讲,至少没有讲道理那么难。另一方面,讲故事也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与兴趣。
这里所说的故事,是一个涵义非常宽泛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故事会》杂志上那种故事。这里所说的故事,既指我们看过的《故事会》上的那种故事,还指历史、新闻、自己的经历、别人的经历、传说、笑话,也指在讲话或开会之前刚刚发生的,或刚刚听别人告诉你的事情。
说个故事吧。几年前的一位蒋同学,是一位建筑学博士。他当年在课堂上发明了一个“万能故事开头法”,很有意思。我让同学们抽一个词,然后由这个词引发出一个故事讲起。他是怎么用“万能故事开头法”的呢?比如,他从练习题目箱子里抽到“食品”这个词,他说会说:“说起食品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件事。昨天晚上,我的邻居老王,半夜三更来敲我家的门,干啥呢?送我一块匾,匾上就写了‘食品’两个字。他为什么要半夜来送这个匾呢?……”
他就这样往下一路讲下去了。如果他抽到“吃惊”两个字呢?他还是这样讲:
“说起吃惊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件事。昨天晚上,我的邻居老王,半夜天更来敲我家的门,干啥呢?送我一块匾,匾上就写了‘吃惊’两个字。他为什么要半夜来送这个匾呢?……”
大家觉得这个“万能故事开头法”是不是挺实用,挺好用?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故事是可以编的。当然要编得合理、真实,能自圆其说。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一样东西叫艺术,而且还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高于生活。什么意思?高于生活就是要你会编,你不能完全照搬生活本身。
生活本身其实很多时候是平淡的、无聊的、简单的,缺少戏剧性,也没有那么频繁的冲突与悲欢离合。但是,编了之后,人物性格更鲜明了,巧合更多了,冲突更激烈了,对观众或读者的吸引力更强了。但是它没有脱离生活的真实,没有背离生活的逻辑,没有违背现实的人性。否则就要被有骂剧情狗血!
当然,讲故事也要注意三点。第一,不要讲得很拖沓,缺乏节奏感,那样会让听众索然无味,本来以为是个啥好故事,被吊起来的胃口马上就会倒掉。
所以要尽量简洁、明快,交待好人物、时间、地点、因果、过程等主要的要素就好了,不要过多的枝节。
第二,不要讲不熟悉的故事,也不要讲自己驾驭不了的笑话。不熟悉的故事,你讲不完,会卡住,给你添乱。所以一定要讲熟悉的,自己记忆深刻的。
当然,实在记不住,那就要编,而不要露怯。以前我读过明清的笑话集的《笑林广记》,里面有个笑话说,一个秀才出门,看到一幅对联觉得写得很好,回到乡里就跟别的秀才讲那对联如何如何的好。人家问他究竟是怎么写的。他说:“上联是,是……记不得了。”人家问下联呢?他说:“下联是……什么什么春。”一幅对联就记住一个春字,不讲也罢。
第三要注意的是,故事与后面的话题最好有一定的关联性,或者就是为了说明后面的观点。当然,这也不是一定的,比如有时候你纯粹为了活跃下氛围,讲个笑话让大家开心,也是完全可以的。
提问开头
最后跟大家讲一讲提问开头的方法。这个提问开头,其实是一种互动式的开头。这个互动,既可以是心理互动,也可以在口头上互动。心理互动什么意思?还是提问,提了问题之后,听众的心里会找答案,但是你不要他们说出来,因为你可能是在一个很大的会场里面,你站在高高的讲台上。个别情况下,你可以让坐在前排,你看得清面孔的听众来回答一下,也许氛围会变得活跃许多。
口头上的互动就是,你提了问题之后,一定要有听众来回答。这个互动,我要特别指出,一方面,在多数情况下,你其实都可以进行互动,没有必须弄得气氛很严肃。另一方面,有些庄严、沉重的场合,还是不要使用互动好一点。你不可能在致悼词的时候,一开口就说:“请问各位,某某某离开了我们,我们是不是感到无限的悲痛呢?请感到无限悲痛的同志们举下手。”你要敢于这样做,简直就是扯蛋、浑蛋!
说到互动,我想起2012年《重庆晚报》记者对我的一个专访,记者问我,不同类型的讲话,哪一种最难呢?我给出的答案是:聊天最简单,这个大家都容易应对;比聊天难一点是当众讲话,你需要胆量,还需要持续和清晰的思路;比当众讲话更难的是主持,你不仅要当众讲话,还需要控制节奏、氛围等等;最难的讲话是什么呢?是辩论,因为对方不按你的套路出牌,他跟你一样是为了战胜对方,甚至有时候还会生气,还会搞人身攻击。大家觉得这个分析有没有道理?我们学习当众讲话,难度系数还只处于第二级。
提问开头的好处有些什么呢?第一个是可以调动情绪。只要你一提问,而且要大家来回答,听众就开始把心给提起来了。平时都爱互动的人、知道答案的人,会兴奋起来,想表现一下自己;那些怕回答问题的人,生怕点到自己回答,也会紧张起来。而你呢?如果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个技巧,你很享受这种听众被调动、掌控的快乐。第二个好处是,可以获得灵感,帮助自己整理思路。
你如果还没有对自己的思路找到感觉,那么在互动问答中,在听众的答案中,你会获得启发,甚至你意想不到,但非常有价值的答案。这些答案可以为你所用,你可以夸一句“啊!英雄所见略同”,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发挥罢了。第三个好处是,你可以由此了解听众更多的信息,以及听众对某些问题的倾向性。这对于增强你讲话的针对性有好处,容易把话说到听众的心里去,也避免不知道听众的倾向性,而讲出过多令听众反感的话来。
要运用好这个提问开头方法,必须做到“一要二不要”。“一要”指你必须想方设法鼓动听众参加和回答问题,如果听众不配合你,会出现尴尬、冷场,因此你要声音大些,多些热忱,眼神明亮,不断地跟听众去交流。“二不要”指不要提太难的问题,不要提涉及隐私的问题。专业性太强的问题太难,一般人回答不上来,他没法配合你的互动;**的问题,难以启齿,而且也是对听众的冒犯。提太难和涉及隐私的问题,最终会导致你自己的尴尬。
提问开头的步骤
如何提问开头,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步骤,我们在课堂上要按这个步骤来练习,你自己有机会也可以按这个步骤尝试运用,慢慢就会找到很好的控场感。
第一步,提出一个封闭式的问题。封闭式的问题就是比较简单的选择题,比如问:“在座各位有没有已经结婚的呢?如果你已经结婚,请举手示意一下。”这就是封闭式问题。这种问题对听众来讲,答案一般就只有三种:是、不是、不清楚,或者赞成、反对、弃权。当然,自己是否已经结婚问题,就只有两种选择,你不会是不清楚、不确定,一会儿已婚一会儿未婚吧。为什么要一开始提封闭式问题呢?因为答案简单,听众可能脱口而出给你答案。如果你提一个高难度的问题,那就会出现冷场。所以反过来说,你一般不要提开放式的问题,也就是那种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你一提,大多数听众就会陷于沉思,没人能够快速回应你,而且,答案五花八门,你很难知道大家的倾向性意见。
封闭式问题尽可能要那种非此即彼的两个答案,而不能用模棱两可的答案来提问。比如:“你认为是有希望才坚持呢?还是坚持才有希望呢?”对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怎么选择,或者即使选择也会都选择。
第二步,进行统计分析。刚才提到过的那个问题,已经结婚的请举手。举手干什么?你要进行统计调查。这里大家要注意,你的声音要高一点,手也要高高地举起。人很容易受到别人肢体行为的影响。如果你说请举手的时候,你自己不把手高高举起,很多人也不会举手,或者举得很低,你不知道他是不是在举手。一般而言,你高高举起,有些人会举到肩头;如果你举到肩头,他就会举到胸前;如果你举到胸前,他就可能只是抬一下手。所以,你自己一定要举得很高。
你高高举手的同时,大声地数一数多少人举手。如果人数不多,你可以全部精确地数出来,如果人数比较多,你可以数一下之后,做一个大概的估计,然后把人数大声地报告给全场听众。统计分析时要注意一个问题,有此时候,遍你不能只是问了一编,并作了统计之后,就直接宣布“没有举手的人就是持反对态度”之类的结论。假如你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赞成中国政府到世界各地去开设孔子学院吗?”如果你说举手的就是赞成,没举手就是反对,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可能是有些人选择是弃权即不赞成也不反对,有些人则是没有听清你的问题,而另有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孔子学院为何物。因此,你让赞成的举手并统计之后,还要让反对的举手一回。假如武断地下结论,会让听众觉得你缺乏严谨的逻辑,对你的评价将大大的减分。
第三步是定向追问。统计分析完了之后,你可以走近听众,指定三两个人来深入地追问。这个时候,一般要提开放式的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或怎么办?比如前面的一个问题----已经结婚了吗?你应当记住一些举手表示结婚的人,然后走到某一个面前,问他:“请问,你认为经营好一个美满的婚姻,最重要的是什么?请告诉我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或者:“你认为婚姻生活当中,最困难的是什么?”当然,你也可以走到没有举手的人跟前,问他:“虽然你没有结婚,但我依然要问你,婚姻能够带给我们最重要的是什么?你说一样最重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大家要注意了:这里所提的问题都是开放式的,你要把握好两点:第一,限制听众的要点,强调你讲出最重要的一点即可;当然,个别的也可以例外。
但是,无论如何都要防止长篇大论,对有些人,你必须把话抢过来说:“我明白,你的观点是……,哦,谢谢,请坐。”第二,要帮助听众更有清观点。有时候,听众起来回答问题,他可能表达能力有限或者紧张,语无伦次,不能清晰地表述观点。这时候,你要快速理解他的意思,概括性地帮他把观点表达出来,然后再问他:“你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第四步就是梳理观点。这一步就是完结我讲的“钻石法则”开头两件事的第一件事----给出观点。你根据自己准备好的一些话语,以及通过与听众的提问互动中获得的信息,以及由听众带给你的灵感与启发,最终通过一段话语来梳理你对某个话题的基本观点。
组合使用开头方法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三种最基本的开头方法,可是你要记住,这并不排斥其他的开头方法,关键是你自己要借助这种基本的模式,形成自己能够运用自如、称心如意的方式。而且,前面所讲的三种方法,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说个例子。几年前曾经参加一个小型论坛,大约有40来人,地点在重庆解放碑的国贸豪生大酒店。那天,有一位主讲嘉宾是严介和,一个曾经上过胡润中国富豪榜的老板。严介和这个人讲话水平不错。他一开口就说,非常抱歉今天迟到了一点,因为今天一早才从广安赶往重庆。说到广安,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认为“中国的国父”是谁?台下有人小声地说是孙中山,也有人抬高声调说是**。这时候,严介和抬眼望着听众,没有人说话了,他大声地说出一句话:“我认为中国的国父应该是邓小平!”大家应该都知道邓小平的家乡是广安,严介和接着就由前两天在广安的经历,讲起了自己为什么认为邓小平才是“中国的国父”的理由。
这个例子大家完全能够明白,是观点、提问与故事的组合运用。提醒大家记住,三种方法是可以任意组合的,可以观点与故事组合,还可以观点与提问组合,而且顺序上也可以任意排列,只要有助于你表达效果就好。
三种结尾方法
前面讲了开头的方法,最后再介绍一下结尾的方法。比较起开头而言,结尾就容易了许多,一方面,你没有开始的时候那样紧张,另一方面,结尾的难度系数也没有那么高。
在结尾这个环节,同学们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没有结尾,或者与前面的内容扣得不是很紧。就我的研究与经验来讲,讲话一定要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尾好一些。为什么呢?因为讲话是使用声音作为媒介,你讲完了,声音就在空气当中消失了,究竟留了多少内容在听众的心里呢,这个问题值得注意。你前面讲的时候,有些人开小差,有些人由于个人的喜好,没有把握住你讲的要点与重点,这就不能达成你的目的。因此,建议大家不要像平时写文章那样,戛然而止,因为文章白纸黑字,如果读者觉得没有明白,没有记住,还可以倒回去看,而讲话,听众不可能要求你重新讲一遍。
结尾的方法,总结起来,无外乎三种最基本的形式,一种叫做综述法,一种叫做强调法,还有一种叫做祈使法。
所谓综述法,就是你用简短的语言,把前面所讲的立题以及要点进行一个罗列式的概述,让听众加深印象。比如说,你讲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这个话题。结尾的时候,你可以说:“各位朋友,刚才我跟大家分享了如何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介绍了四种实用性特别强的思考方法,第一种是逆向思考法,第二种是六顶帽子思考法,第三种是发散思考法,第四种是图形思考法。”
所谓强调法,则是加重语气,强调自己今天所讲的重点或者一个特别之处。比如说,今天你讲的是如何练好口才这个话题,结尾时你可以说:“各位朋友,我刚才讲了许多如何练习口才的方法,相信给大家都有启发。但是我要强调的是,知道与掌握这些方法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你一定要多多练习,把这些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与生活当中,抓住各种机会去实践、去运用,只有多练习,才能把口才给练好。”
第三种结尾方法是祈使法。所谓祈使,学过英语的都知道祈使句。祈使句是用来表示请求、命令、劝告、希望、建议和祝愿等语气的句子。这种结尾法,大家出于从小养成的礼貌习惯,常常都会在讲话结束的时候,不自觉地说些感谢与祝福的话来作为结尾。从现在开始,大家要把过去的不自觉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需要以这种方式结尾,即使你只说一句祝福的话。举个例子吧。当你讲完幸福人生这个话题的时候,不妨在最后说:“我衷心地祝愿在座的所有朋友,都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人生。”当你在读完如何教育子女这个话题的时候,不妨说:“最后我希望在座的所有为人父母者,都能够通过自己的辛苦付出,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康、快乐、聪明的心肝宝贝。”
最后我要总结一下,刚才我们讲了三种结尾法:综述法、强调法、祈使法。这三种方法是可以组合使用的。而且,有些别的口才书上介绍的结尾方法,其实都万变不离其宗。比如,经常有人以引用名人名言、古诗句来结尾,但是,这种引言,不过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已,是在装“文艺范”,起到的还是强调或者祈使的作用。
20天练成脱稿讲话09天 开头结尾,完整结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