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9 北京
1. 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的辩证法,至今仍是有用的哲学。sure!
2.存在主义:寻找自己内心认同的真实!
单身or结婚问题:“美学存在的(单身)人生,总有一天会因为再也无法满足而绝望,于是就要往第二阶段迈进,那是 伦理的存在(结婚)。”这也是我的答案:我还是要进入伦理的存在的。不过还没到时间。

3. “上帝已死” by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
上帝已死是说明人类再不能相信这种宇宙秩序的方法。尼采通过上帝死了是想对当时的道德进行批判,并在上帝之外,也就是从我们自己之中寻找存在的意义。
(所有情绪和抱怨,都是愤懑罢了。。我以前也这样愤懑。原来️有金刚解法:如果失败了,就要自我察觉,然后坦率地肯定自己的优点,并下定决心“再试一 次”就好了。答案就是——做人要自信要自我肯定。)
4. “叩问内心,真实就会浮现。” 叩门就会得到回应。
胡塞尔建议我们先把外界世界是否确实存在,抑或只是虚拟空间之类的问题暂时 悬置(epoche)。
【暂时悬置常识性的想法,仔细观察就会察觉只有自己才看得见的内心活动,如此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 】
这句话翻译一下:从事件中抽离自己,拿掉第一反应,观察自己的内心感受,聆听内在,跟随直觉的指引,你就会发现一个全新的自己。这个过程像极了冥想之境。
关注自我意识的流动。
PS:下次月黑风高的晚上忽然看见树影和听见背后草丛梭梭的声音 先淡定一下。莫慌…
5. “向死而生” by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死亡就是要找到真实的自我(本性)。
死亡这个课题,今年探讨了不少。
小时候经历过死亡事件,这些年来背后阵阵发凉不自知。
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我这一生该如何度过?死亡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些恐惧都是自己内在的幻觉,和一直未被看见的伤感。
6. 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是超越主客观对立的 统摄者 ”。
“到了生命的尽头,就会了解神”
人类,到底是什么?
雅斯贝尔斯说,人是无法被客体化、对象化的存在,人类并非可从外界赋予各种说明解释的对象,而是“我就是我=存在”Being)
7. 萨特:人是自我构建的存在。。
“人必须意识到自己也是团体中的一分子,是创造未来社会的主体 这个事实。他认为个人行动与社会之间具有“建构同时也被建构”的关系…”
我还是挺同意的。大我与宇宙合一,你可以创造万物,创造奇迹。
8. 世界,是以身体为出发点的空间
根据梅洛-庞蒂的看法,“身体”才是具体的自我所能看见的表现。。
身体是我们此生生而为人的能量场。身体感知、体验才是来到地球的意义。
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
加油…感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