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道德经》中写道“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只有新生儿才含德之厚,才有厚德。换句话说,人一长大,全成了坏种。
赤子,仅指出生一礼拜的婴儿。因为新生儿皮肤很薄,皮下毛细血管都可以看见,皮肤呈现红色,因此叫赤子。但出生四到七天的婴儿,一律发生黄疸,临床上叫生理性黄疸,因此,出生一个礼拜后婴儿不叫赤子,叫黄子。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胎儿在母亲体内孕育,六个月后胎儿变大,母亲的两片肺叶要同时给两个人供氧,因此,胎儿会严重缺氧。因此,胎儿会增加体内的红细胞数量。就如同西藏地区一样,你去西藏去,会发生高原反应。因为那个地方的氧含量比平原地区氧含量要低40%以上,那长期在西藏的原住民如何解决,抽血检测发现,当地居民的红细胞数量比平原人的红细胞数量多40%到60%。
胎儿出生后,自己的两片肺叶开始呼吸,供养充足。因此,大量红细胞多余,红细胞裂解,临床叫溶血现象。溶血现象在临床上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因为血红蛋白分子过大,无法通过肾单元——肾小球被肾脏排泄。它必须通过肝脏快速将它降解为小分子的胆色素、胆红素,然后通过粪尿排泄。这就是为什么得肝炎的人,因为肝功能损伤,黄疸指数会升高的原因。
那么,新生儿一方面血红蛋白供量超多,一方面新生儿肝功能还不完善。因此新生儿在4到7天全都会发生一个黄疸化的过程,临床叫生理性黄疸。因此,出生一个礼拜的婴儿已经不叫赤子,而叫黄子了。
赤子仅指刚刚出生的孩子,新生儿因为脑容量的原因,智力低下,几乎达不到成年动物的智慧,可老子偏偏讲这个时候的人才含德之厚。可见老子说的话非常明白,文明人展开自己的智慧,形成一个实现贪欲的结构、形成一个竞争社会、形成一个高智群体,其实是背离天道、丧失物德的进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