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这个世界上,让人猝不及防的事情很多。就拿“喝鸡汤”为例,一个人在喝鸡汤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不知道自己喝下的是鸡汤。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些年很多词语都发生了变化,“鸡汤”也是其中之一。一次,有个哥们儿这么跟我调侃:如果你爱一个人,送她一碗鸡汤;如果你恨一个人,不妨送她两碗。段子着实不错,不过如果严肃地来聊“鸡汤”一词的庸俗化,的确是一个让人略显伤感、而又绕不开的话题。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任何事情的发展都有个过程,即使是“鸡汤”,也有属于它的纯真时代。
一、当“鸡汤”还是《心灵鸡汤》的年代
撇开现在大众对于“心灵鸡汤”的既定认知,这个词刚流传开来的时候其实很接地气儿,换句话说,“鸡汤”在那个时代是相当有价值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刚上初中的时候,我的床头有两套枕边书:一套是《智慧背囊》,另一套就是《心灵鸡汤》。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两套书应该算是彻头彻底的鸡汤无疑;然而,恰好是这两套书中简短又不失睿智的小故事,让我当时在被“斜面上乱动的木块”和“李雷和韩梅梅这对CP 党”折磨得焦头烂额之际,还保留了不少心灵上的慰藉,以及心绪上的平静。这些情绪我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很受用。
《心灵鸡汤》然后啊,然后画风就慢慢地变了......
二、李阳、陈安之——为什么你不成功?
在我的高中期间,除了 Crazy English 的李阳,最火的应该要数似乎永远精力无限的陈安之。
平心而论,对于李阳,除了当时他的演讲风格略显 crazy 外,脑子还没瓦特掉,至少还没有爆出“打自己的混血儿子等于爱国”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段子,当然也没有看破红尘、急着去出家当和尚,反倒是踏踏实实地做自己品牌的O2O地推——全国各大高中“疯狂英语”的巡演——当然主要内容是卖书。当时我就读的高中有幸赶上一场他的演讲,场面颇为隆重,全校所有人都有参与进来,校长亲自主持。现在再深究起来,他的火爆自有其原因。试想,对于那些长年埋头苦读、朝六晚九的高中生而言,一下午的空闲时间简直就是“嘉年华”一般的恩赐。所以,在外人看来,我们是被李阳的个人魅力调动起来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每个人不过是在自嗨而已,释放长期压抑的荷尔蒙,跟李阳关系实在不大。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放一只猴子在演讲台上,想必我们也会通力配合。
陈安之(中)、李阳(右)如果说李阳熬的一锅老鸡汤多少还有点“爱国主义”的温情配方,那不妨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陈安之身上,这位整个就应该被归类到“鸡血界”人士之中。原因很简单,他的观点简单、粗暴,充满激情,辨识度非常之高。这也难怪,毕竟他从来没想到要靠逻辑取胜,只是单纯地“洗脑”而已。SO 如果能够依靠激情的音乐,外加“帮你成功”的口号达到这一目的,何乐而不为?他有一句名言,至今让我惊为天人——要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很不凑巧,赶巧在吃饭,他当时在电视里毫无节奏地乱晃着手臂,显然颇具威力,成功地把我的碗给震落到地上,留下满目狼藉的一地番茄蛋汤,至今心有余悸,暂时按下不表。
而就在去年十月,我下班回家,走在路上,拐到街角的一个小理发店旁边,不经意间又听到了这句话,思忖着,大概是他们理发店团队建设的节目了。阵阵秋风恰好飘来,卷落下一两片发黄的法梧五指叶,刹那间恍如隔世。
三、被误解的中国合伙人
说到鸡汤,俞敏洪老师也算是“鸡汤史”上不得不提的人物了。我不会否认,这种简单的标签化也因为老俞自身的复杂性,多少显得有些牵强附会,就算老俞是被动被我拉入了“鸡汤界”吧。
无论谈不谈“鸡汤”,你终究无法否认老俞正面的激励作用。
在一个“学英语”几乎可以和“奋斗”划等号的年代;在一个因选择机会稀少而坚持显得弥足珍贵的年代;在一个社会上成功的标准还略显单一的年代。老俞适时地从新东方走来。
创业初期的俞敏洪他周身散发着质朴而纯粹的理想主义气质,在每一个处于迷茫阶段的青年眼中,这么一位大众眼中毫无争议的成功人士的确魅力非凡。他考了三次大学,没有任何背景,甚至连颜值这种硬通货也不太及格。但是且慢,他缓缓走来,面带憨厚的微笑,抬头望一眼大树,又低头看一眼小草,然后真诚地告诉大家——追求卓越,挑战极限,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种形象上的反差所带来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而正因为在创业初期,新东方很好地回应了社会上对于“奋斗成就完美人生”的强烈诉求,早期在新东方学习过的人,极少有人不被这种理想主义的氛围所感染。
熬到这里,这碗“老鸡汤”似乎散发出了一丝理想主义的醇香。
四、禅师、灵性大师和 XX 仁波切
在中国生活多年,大家可能会有这么一种感觉,那就是不管做什么事儿,国人都爱扎堆。似乎生活中任何值得被谈及的事情,都一波一波地来,一波一波地去,这才放心。来去之猛最好就像农历八月十六的钱塘潮,滔天浊浪,翻江倒海,过把瘾就走。导致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想可能要归结于长期集体主义文化所形成的强大社会性胁迫力。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信仰佛教的国度。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即使刨开信仰中的功利主义成分,对于德高望重的禅师,国人的态度大体上还算得上毕恭毕敬。不料进入二十一世纪后,风云突变,经过三十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流价值观熏陶,"进步、发展和成功"俨然已经变成了这个时代不证自明的前提,在这种对于发展的空前渴求和焦虑下,个人心理上必然会滋生出巨大的压力。压力大到一定程度,任何有助于快速解压的方式都会被采用。
既然心理上的创伤已经出现,那就需要止痛药来加持。禅宗里的那些无法保证完成路径的美好期许,灵性大师里的那些无法被证伪、似是而非的玄语,以及广受中产阶级青睐、修行经历可疑的 XX 仁波切们便纷纷粉墨登场。吊诡的是,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些东西在短期内似乎很有效果,不过坏在无法持续,就如同抽大麻,猛地来一口很爽,长久来看却弊大于利。
老子认为,“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其实是告诉了大家一个“取其中庸、顺其自然”的道理。不过好在物极必反,大众因为这几年被灌了过量的“鸡汤”,最近显示出了对于“鸡汤”严重的过敏性倾向。就拿去年叫兽易小星的那部 IP 电影《万万没想到》为例,对于“唐僧”这个角色的刻画,本质上就采用一种瓦解“鸡汤”说教的方式,从而实现了黑色幽默的效果;而对于“张铁林坐床成活佛,秒变仁波切”这种无厘头风格的新闻,大家也都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见怪不怪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达出了公众对于仁波切肆意泛滥的不顾一屑。
铁林仁波切世界的本质是在不确定中收敛于稳定,不过在趋向稳定的过程中,“禅师、灵性大师和 XX 仁波切们”共同为这个时代留下了一串幽默的注脚。
五、那么元芳,你怎么看?
最后,即使到现在,大家对于“鸡汤”一词也没有统一的认知。在我看来,“鸡汤”不算是贬义词,它是中性的,判断的关键在于——它能否提供价值。
具体怎么理解呢?拿一个人为例,如果他不幸患病,大病初愈的时候,身体异常虚弱,这个时候对于营养的需求可能就会旺盛一些。那么一碗上好的老鸡汤不正是他所需要的吗?不仅香甜,而且滋补,对于这个病人而言,这碗鸡汤就提供了价值,那就是好的。但是换一个情景,如果一个人刚吃完晚饭,这时候突然被告知“小李,来来来,愉快地干了这碗老鸡汤!”那他不仅很难愉快,十有八九还会觉得恶心、想吐,这也容易理解。
以上是真真切切的鸡汤,这对于抽象意义上的“鸡汤”也适用,它是一个更个性化的概念。同一种东西,对于不同的人,用途不同,价值也不同。譬如蜡烛,女生看了多半会想起烛光晚餐,某些个男生看了难免会想起皮鞭,这是事实,实在不用否认。而同一种东西,即使是对于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可能有不同的意义,就像当初海誓山盟的初恋情人,即使再怎么情比金坚,随着时间的流逝,面容也会渐渐模糊,感情也会渐渐淡然。
那么问题来了:
你不喜欢的东西,哪怕贵为鸡汤,有人硬要让你喝,怎么办?
——谢谢你,我刚吃过了,而且相当地饱哦,么么哒。
你喜欢的东西,别人认为是有害的鸡汤,又怎么办?
——露出八颗牙齿,温柔而又坚定地,愉快地干了这碗老鸡汤吧!
祝大家都能通过这种“喝鸡汤”的姿势,得到各自想要的。
Gan Cheers everyone~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