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份的时候看到有人推荐了一本关于写作的书:《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豆瓣评分极高,深知写作的重要性但至今仍未写出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的我兴冲冲地就去看了。
最开始是准备欣赏一下书中的好词好句,但慢慢发现文章的实用性很强也篇幅不长,有一些观点也与我的想法十分契合,首先作者在文章中需要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这样更容易得到读者的呼应。
我也是一直觉得想要打动一个读者,你的文字里必须要有你自己很真实的情感,或浓或淡,浓愁淡思都能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真实的场景,朋友圈里一些真实场景的段子总是透着一股浓浓的爱意,所以我写字都是不喜欢加修饰,有什么事情就写什么事情,但是这样应该不能算得上是好文章。谁又有那么多闲心来看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呢?
所以文章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对读者有用,如果你写了什么事情却不往深了写自己得到的经验与教训,读者看了就是看了,没法记忆深刻。不记得是谁说过写作是一种沟通,我觉得很有道理,作者一味旁若无人去描述自己的情感,读者不免尴尬,仿佛就是作者自己因为不敢人前说出这些话才写出来,读者很难与之沟通。
而且我之前写东西很少使用比喻手法,能实化的东西我肯定不会虚写,但这样写下去感觉自己的联想力并没有被写作带动起来。
在看了书以后,我就开始对路边的所有我喜欢的事物进行比喻,想要给自己喜欢的东西找一个贴切的比喻,但是我的脑子里只有那些老套的比喻——“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明明暗暗的光斑”,我真的很喜欢光斑,但是我走了一路绞尽了脑汁也只想到了“像是光和影的魔术”,可能是太久没有使用这种能力了,还应该更多的锻炼自己。
书中提到现代杰出的文史大师刘文典的一个写作观“观世音菩萨”,就是要观世,更多的观察这个世界;音,即文字要有音乐感,有音节;菩萨,就是要有一副好心肠。
平素自己描写什么声响也都是用那些惯用的,突然想着要更加认真的观察某个事件发出的声音,然后用语言去描述。当然啦,大师提到音并不是这个意思,但我想从简单的开始试一下。恰逢风很大,路边的树不停地掉叶子,我一直在思考要怎么样去描述这个树叶掉下来的过程。后来想了好久,也只想到了“噗噗的往下掉”。真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文中推荐了一位台湾的散文家:简媜。书中推荐的几句我就很喜欢了:我是她胸襟上的丝绣帕,髻上的红彩花,岁月碾过的茅茨土屋里忽然照见的一只乳燕。我应该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子的文字了,去年很长一段时间都在看东野圭吾的小说,散文最近看的一本应该是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但那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了。
一直很喜欢散文作品里飘逸出来的那种灵气,不愧是散文,总是漫不经心的,让你为之折服。我去找了一下她的资料,她在《水问·夏之绝句》写的:“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打,有雷响,蛙声、鸟鸣、及蝉唱。蝉声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绝句。而每年每年,蝉声依旧,依旧像一首绝句,平平仄仄平。”让从小在乡下长大的我生出一种特别的熟悉感,真是又贴切又美的句子。以后一定要多多看看她的作品,揣摩一下。
可能也会有人抱怨:可是我很难去细致描述自己的感受啊。要么是好气哦;要么就是好高兴哦。当今网络用语的泛滥让我们的大脑越来越少的去思考,几乎都是套用现用流行词汇。但这样就导致了我们自己表达能力受限,有什么细微的感受都一并用某词概之。作者在文中有一段建议是:将自己真实而细微的情感流动记下来。可以用本子也可以用社交软件,如果怕被熟人看到可以用小号嘛。就像有些人在朋友圈发的那些段子,就是一种形式。
书中还提到了什么翻译作品最好是看原著啦,反正我最近翻了一下泰戈尔的经典诗选,有英文和中文版,是泰戈尔自己把他的诗翻译成英语,然后我国翻译大师翻译成中文的。的确有些地方我觉得中英读起来是不一样的感觉。如果要更贴切的去体会作者的思想还是原著。反正kindle也可以直接词典翻译也还方便。
看了这本书以后认识到了自己在写作上很多的不足,为了让自己更好的输出,应该去学习一些写作的技巧;在给别人提供干货的时候,也能让大家更好的理解。当然了,也需要长此以往的坚持,可能最开始会比较难,但是习惯了就好,经常看到一些人总在嚷嚷每天不写点东西不过瘾,大约是感受到了很多写作的好处吧。
受益匪浅,荐之于你。
原文已发于我的微信公众号:七岁一枯荣(ID:gogoyiqi),长期荐书,欢迎关注,转载前请公众号后台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