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白岩松的演讲——饥饿的力量。
对于饥饿,现在的人估计都没什么感觉。除了偶尔因为没有按时吃饭有饥饿感之外,其他时候都不知道饥饿是什么东西。
作为80后的我,还记得小时候对过年的期盼:放鞭炮、穿新衣,最重要的是有数不清的精美食物。
后来慢慢长大了,过年的食物还是那么精美,但对于它们的渴望和期盼却少了很多。不是因为食物不好吃了,而是因为我不那么饿了。
关于饥饿的体验,白岩松在演讲中说了几个故事:
一个故事是说1978年的北京,在每一个能吃饭的地方,饭点儿都要排队。每一个坐着吃饭的人的后面,都站着两三个等待的人。这两三个人里头,有等着吃饭的人,还有乞丐。
他亲眼见到那时的乞丐采用的方式是:一旦前面谁吃完了,假如有剩,谁更早地上去冲那个盘子或碗里吐一口唾沫,它就归谁了,不能归别的乞丐了。
另一个是讲他老学长杨正泉,在五六十年代的一天晚上,十点多在洗裤子的时候,发现裤兜里有一两粮票。当时二话没有,把洗了一半的裤子往水池里一扔,穿上衣服就冲进北京的寒夜。
为什么“二话没有”呢?当时是月底最后一天,如果这一两粮票不用,过期作废。他拿着粮票四处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卖烧饼的,把粮票花出去了,烧饼当场吃完,心满意足,回去继续洗裤子。
第三个故事是他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到北京的郊区做社会调查,中午没吃饭,赶回学校的时候,已经下午三点了。其中一位女同学说,去我们宿舍吧。
然后她违规用电炉子给一行同学煮了一锅方便面。只不过比平常的方便面多放了一根香肠、一点蔬菜,结果成了他印象中的超级美味。以至于多年后的聚会他仍然会提起那一碗面。
饥饿有没有好处?肯定有。因为它让你真的善待食物。以前根本不会有浪费粮食这种行为,为什么?因为根本吃不饱,哪里还有多余的粮食来给你浪费?
物质再饿,努努力还能吃饱,但精神上,以前真没“粮食”,直到改革开放才有,然而问题也随着出现了:只要饿一定是因为缺,只要缺它就贵。所以当时的他们经历了“精神食粮最贵的时代”。贵到什么程度呢?
当时白岩松一个月生活费40元,学校食堂的一份宫保鸡丁0.35元,一盒乐队演唱磁带5.5元;
后来他一个月工资大约120-150元,他会花198去买一张喜欢的专辑CD。
试问,现在有多少人会愿意花一个多月的工资去买一张CD呢?
我们再回到“肚子的问题”。
根据最新消息,上海一位95岁的医学专家,公布了一组数据:从2012年到2014年,中国高胆固醇所致疾病负担的变化趋势,由原来的低于欧美、逐渐并行,到现在高于欧美了。
改革开放之初,他曾作为专家去美国开会,拿出了中国人的血脂、胆固醇等检验数据。美国专家说,你们拿来的是假数据,不可能这么低。可是一转眼,我们的这些数据快成为世界最高了。
吃得太好,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经过40年艰苦不懈,经过一代又一代母亲殷切的目光,终于把自己吃成了全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高血压第一大国、高血脂第一大国等等。我们现在要提出“管住嘴,迈开腿”,也就是说我们才走了这么短的路程,就已经把自己吃过了。
所以,白岩松提出一个概念,叫“恢复饥饿感”。
很多人说,现在的东西太难吃了,不如小时候。可能的确有一些东西不如小时候好吃,但如果大多数人都发出这样的感慨,只是因为不饿了。饥饿是美食最棒的调料。
慈禧觉得最好吃的是什么?小窝头。那是在她逃难的路上吃到的,好不容易饿了一回,有小窝头后觉得那是人间美味。有个老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说的也是皇上在逃难的时候,别人给他弄了一个乱炖,吃完了,美。当了皇帝之后,还回头找,必须原汁原味。可是真做出“原汁原味”给他一吃,没法下咽,因为此时他不饿了。
精神也同样如此。
一转眼,我们的精神食粮已从“最贵”变成了免费的,殊不知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与精神有关的产品,价格大范围下降,更多的时候是免费的。现在人人都有手机,相当多的精神产品,都是从手机上来的。大家会有一种错觉:通过手机可以获取无数知识。
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已经是一个基本性的东西,它不一定能够提升你。老师越来越难当,因为老师刚讲到3,底下的学生百度到8了。你怎么讲?知识已经是种标配,只要手指稍微灵活一点儿,想知道什么就能知道什么。问题在于你可以知其然,但是往往不知其所以然。
知识不等于智慧。当免费的“知识”拿走你大量时间的时候,它变成了最贵的东西。因为你以为自己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实际却在原地踏步。此时此刻,你会有精神层面上的饥饿感吗?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免费的东西才是最贵的,因为它拿走了你的时间,却并不一定很快地提升你。
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好,恐怕要从真正的饥饿感开始。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并不在意每天看了些什么,只是觉得“看了”才安全。原地踏步很久,依然站在十字路口。其实沿着十字路口的每一条路去走,或许都能到达一个不错的远方,但是你满足于眼前无数的“美味”,感觉不到饿。
所以,恢复饥饿感,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