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投射练习,一共八道题,已经完成了五道题,现在还有三道。决定先做完,再写其他的内容。
6. 如果允许自己拥有一点这些特征,我会变成什么样子?
身边人有跟我说过,我过于自私,忽略了别人的存在。我也在尝试改变,真诚地关心别人,愿意为对方付出。
和他一起面对困境,看到对方的处境。之后就发现,双方的关系更融洽了,连接更多了,我的生活质量更高了。
尤其在看到稻盛和夫说的:利己则生,利他则久。我想高质量地活着,好像就离不开利他。这在帮我走一条更宽阔的路。
这件事辛苦、成本高、付出多,但明显未来预期更好。这些是好生活的基础,是我默默进化的方向。
我的利他,好像功利性也很强,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好,核心就是自私。此前我觉得自私是件坏事,现在觉得是中性的,是每个人身上都有的特点,而不是缺点。
7. 我曾以何种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了我非常鄙视的特征?事后我对自己的这种行为作出了怎样的严厉反应?
也不是无意识,而是经常下意识,默认自己就是自私的。就像曾经奉行的一个准则:作为心理咨询师,看到身边人表现出在我看来的异常,大概率会视而不见。除非特别强烈的症状或特别亲近的人。
对此有套自己的解释,第一,我不是圣母,无法帮助所有人;第二,我看来的异常可能是我的想当然,跟实际有差别;第三,在我看来的问题,可能是当事人的解决方案。
他在走着自己的人生路,尤其是关系不深的人,聊这些话题,纯属浪费。不多说,视而不见,是我的常态。这种事情发生就像大雁飞过天空,一丝痕迹都不会留下。
没反应。好像这才是默认、应该、正常的操作。心理学家科胡特对健康有两个标准是自信加热情。好像我在热情方面得分不够。
没有应该有的热情,这是合理的吗?不知道,好像也合理。因为我很少感受到别人的热情,没有学会,因此就反应冷漠、冷淡,也正常。
其次我也可以学习热情,让别人感觉到温暖。我想把温暖带给别人,那可以先观察,看看对方需要什么,提供对方需要的给他。
表达方式、表达内容、讲述次序取决于我,但效果取决于对方。那就回到了咨询原则,不管因为什么,只要让对方感觉不舒服,那就是我的不周到。
不周到就需要改善和反思。观察记录,得到洞察,根据洞察设定计划,一步步实践计划,不断调整,直到达成计划。
8. 内心层面:这个人如何成为引领我认识自我行为方式和自己阴影的一面镜子?
在我内心深处,谁是人格,谁是阴影呢?我学心理学,了解了一个概念,就有了一个标准,我应该那样。好像学习在让我变得更不满足。
对自己有更多的不满,觉得他们提到的境界多好,我怎么做不到,我应该做到啊。好像心理学提到的标准,变成了我的理想。阴影大概是现实、不那么美好、不符合标准的我。
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变成了我痛苦的根源,好像这是一个对自己的暴政。这好像是我内心的镜子,照出了它对面的阴影部分。
忽略内心那些声音?不在乎那些方面?对,心理学的美好标准,挺好的。但我要给自己时间、空间、资源投入。那些更重要、更值得,更有希望的标准,是可以达成的。
那些是告诉我美好的未来,我需要给自己时间空间,让自己走过去。而不是在现在这样苛刻自己。
从现在的起点上往前多走一小步。多想一步,机会变陷阱,陷阱变机会。确实有这个发现,对一件事,有个第一反应,想当然的想法,当我写文章,记录观察分析,之后发现,好像不一样了。
最初想当然的观点,与最终写作完成,整套整体的观点,有质的差别。基本每天刚开始想写的,和最后的成品,完全是两个东西。
最近身边的两个人遇到困境,我把自己对他现在的理解,说给对方听,对方马上感觉不一样了,好像增加了连接。我的理解也因为记录分析,提供应对方案,更系统专业了。
对一件事,有没有经过深入思考,有超大差异。写之前完全感觉不到,写之后明显清晰了,长期写,收益会更大。尤其是最近看写作数据,明显阅读量点赞的数据好多了。
我需要做的不是一下打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这不可能,效果也不理想。需要做的是每天拱个卒,每天往前走一点点,同时不要去计算得失,以免失去耐心。
不用做不必要的解释。当我沉下心,老老实实做事,认真实践之后,发现话少了很多。少了之后,感觉话少挺好,时间空间多了,也有更多资源投入在自己想做的方面。
而且因为话少,每次说都得到比以前更多的重视。轻易不说话,一旦正式地说,就会得到想要的关注和鼓励。明显感觉身边人在对我更好、更温柔和宽容。
用一种更婉转、更和谐、让人更舒服的方式表达,关键是达成了目标效果。简单直接有效,这挺好。
如果我是老板,是否愿意聘请现在的自己。愿意。不愿意聘请之前的自己,之前的自己明显没有成长性,现在的成长性好多了。 学习深入思考,有自己的观点和洞察。
经常感觉昨天的自己是傻子,今天的自己明显更好一些了。在踏实做事,认真完成,承担责任,这种实在的感觉,好像挺好,睡得也踏实了。
总结:1.利己则生,利他则久。
2.投入地爱一个人,投入地做一件事,你会看到幸福降临。
3.日拱一卒,不期速成。
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