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给我们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派和一只孟加拉虎在海上流浪了272天最终回到陆地的故事,是勇气、冒险、坚忍、信心和奇迹。另一个讲了派和母亲、厨师、船员4人在救生艇上的杀戮,最终派一个回到陆地的故事,是残忍、血腥、兽性、恐怖和理性。前一个故事浓墨重彩,占了前书的4/5,后一个故事只有廖廖几页。
你相信哪个故事?是相信一人一虎能够在救生艇上和平相处,共同战胜缺水、缺食物、暴风雨,还是相信人类在极端困境面前会褪化为野兽?
我在读第一个故事时,感到酣畅淋漓,实在是一个太好的冒险故事。一人一虎,孤独的海上历险。派在老虎面前,克服恐惧,用哨音、食物、船的晃动一点点地形成条件反射,不动声色地树立老大地位,最终训服了老虎。派运用各种方法和技巧在海上捕猎,处理海龟时如何用刀,切入头部的部位,剥去龟壳作盾牌,海龟血肉的美味,给读者带来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对食人岛的描写,如梦如幻,构建出了一个奇幻的冒险之旅。我对这个故事的第一感觉是,派在海上的流浪太孤独、太痛苦,所以分裂出了另一个人格用以逃避,就是那个老虎,强大、噬血。
读第二个故事时,我感到很违和。厨师以挽救摔断腿的船员生命为由,为其进行了截肢,造成了船员的死亡。厨师用船员的肉钓鱼维持船上3个人的生活,并且吃船员的尸体。厨师因为派弄跑了好不容易抓住的海龟而打了派,派的妈妈前与厨师发生了冲突而被厨师失手杀害,尸体被抛入了大海。派因为妈妈被杀冲动之下去杀厨师,而厨师没有反抗,被派杀掉,后来派靠吃厨师的尸体活了下来。这个只有几页的故事,却有好几处逻辑不通:其一,厨师杀了派的妈妈以后没有用她的尸体钓鱼或吃,既然他能够吃船员,为什么不吃派的妈妈呢,在缺少食物的茫茫大海中,这是多么难得的蛋白质啊。其二,派杀过去杀厨师的时候,厨师完全没有反抗。既然厨师能够杀了船员和派的母亲,并能够吃船员的尸体,说明他不是个道德感很强的人,甚至可以说是不择手段,心狠手辣,为什么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胁时不反抗呢?
所以,第二个故事看似理性,却让人感到不合逻辑。人都有一种本能,会无意识地掩盖真相、美化自己,让事实陷入“罗生门”。那么,派在掩盖什么,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这本书又成了一本悬疑小说。为了解决疑惑,我再去回想看上去很冗长的小说前面部分。派小时候动物园的生活,派的宗教信仰,看上去十分平淡无趣,尤其宗教那段,感觉很冗长累赘。现在回过头去想,对于大量动物习性的描写,比如驯兽师如何在驯兽场保持老大地位,通过哨声、鞭子、食物来驯服动物。比如,反复强调动物对环境的敏感,这些是为了说明派能够在救生船上驯服动物的合理性。还有派小时候对于游泳的喜爱,有了这些铺垫,派在讲第一个故事时,我们不仅不感到突兀,而且感觉很合理。派在获救后能够层层铺垫后讲出这样一个故事,让我感到他冷静和理性到了极致。
派的宗教信仰也很奇怪,对基督、伊期兰和印度教都很虔诚。宗教的基调为一人一虎的海上飘流营造了一种宗教的奇幻色彩。派在每个宗教之间自由转换,也让我感到派有一种穿越过宗教的理性,仿佛宗教都匍匐在派脚下为其服务。
我不认为派是经过权衡思考后来编造这个故事的,也不认为他是权衡得失才去信仰的宗教,我觉得这一切都是下意识,是人类为了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资源、环境甚至内心平和的下意识。
作者又在前文专门描写了一个细节,在动物园在小屋前挂了块牌子写道:“最恐怖的动物”,进去以后是一面镜子。这个小细节又后派的第2个故事呼应。人的理性既让人具有人性与也让人最残忍。理性让人类有着基本的社会规则,遵守人类社会的底线,比如说不同类相食。而在海上遇难这一特殊的环境,食用同类才能生存下去也是理性。作者告诉我们,人类是最恐怖的,第二个故事让我们看到了残忍和恐怖的一面。很多人评论,第一个故事中的动物影射第二个故事的人物,或者第二个故事派也有所掩盖,所以才会有很多讲不通的细节。因此,也许还存在第3个故事,没有在书上写过一个字的第3个故事。我们可以自己通过文中的线索去解读和想象。
总而言之,作者通过各种暗示来提醒作者,第一个故事和第二个故事都存在某种不真实,给我们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去揣测第3个故事。本书封页上李安评价这本书是关于“冒险、希望、奇迹、生存和信心”。而读到全书最后,我感到:人的理性可以让人展现多么残忍的一面,而“罗生门”是人的天性。第3个故事,让我不敢去想象。
2020年5月1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