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朝圣般的心,终于把《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这部动漫电影看完了,虽然距离它上映时间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虽然看的有些云里雾里,晦涩难懂,虽然和预想的完全不一样,但无疑是宫崎骏老爷子的作品没跑了,那种感觉,只要看过一眼,我便知道 。
何况大荧幕上还那么大字的写着“告别之作”,只有他每次出作品,都会说是告别封笔之作,每次之后又还是会有新的作品出来带给我们惊喜,让人欲罢不能的这个操作,熟悉他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不知道他只是作为一个营销噱头,还是以这样的心态去制作动漫电影会逼自己使出浑身解数去认真对待,用心保持高的水准,我更相信是后者,以他的影响力,已经不需要什么那些花里胡哨的了,他的名字就是一张最好的名片。
几年前看吉卜力工作室纪录片的时候,能明显感受到他上了年纪了,但是他又不同于那些老态龙钟,暮气沉沉的老头,他的双眼依旧有神,闪着光,嘴角挂着和蔼又天真的微笑,精神矍铄,神态从容,给人一种返璞归真之感,像一个仙风道骨的老神仙,似乎他那具垂垂老矣的身躯根本不值得一提。只是那一头被岁月晕染的苍苍白发已经说明了一切,他老了。他自己也说,岁数大了,不再有年轻人那样旺盛的精力了,身体不允许,做事难免力不从心,不然以他的个性来说,只要还能画的动,他就会一些画下去,直到生命尽头。他就是那样一个人。
所以对他有生之年,还会有下一部及下下部的作品,仍能抱着热切而真挚的期待。
他的作品是我值得一生鉴赏的珍藏,带给我太多太多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东西,是我精神世界里最治愈的那一部分,我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好的作品流传于世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弥补我们心灵里缺失的某些东西,这也成了我想去创作的动力之一,它作为高山仰止的一般的存在,让我有了前行的方向。每当我陷入低迷彷徨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在他的动漫王国里获得重新上路的力量。
这一次,我也是怀着这样的心情来看的,我期待着它如这个电影名字《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一样,给我灰暗的人生上上一课,我想寻找一份不同的答卷,寻找另一种可能。
可惜这部电影,它没有给出答案,只是发出这样一个灵魂拷问,甚至也不是拍给我们看的,是为他国家新生代青年而创作的,饱含了对他们未来和国家命运何去何从的隐忧。
对于我们国内的观众来说,很难和以前的作品一样有跨越国籍的共情力,加上它晦涩不明的隐喻,二战前后的现实背景,感觉一团糟的剧情,除了一贯宫崎骏式的画风和全片在线的艺术审美,都让人无法接受是出自他本人的作品。事实上,如果不是对日本近代史有相当的了解的话,根本看不懂它想表达的是什么。因此它的口碑两级分化严重,褒贬不一。
有网友说这是一部美化战争的电影,因为它里面出现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形象是正面的,没有任何悔改之心。
也有网友说这是一部反战的电影,因为它体现了人文主义情怀,讽刺了战争带来的伤害。
有不少网友说如果换成一个别的导演的会不会被吐槽的体无完肤,就像三岁小孩的绘画作品如果是说成是大师的作品的话,也会被赋予很多其他的意义,更有甚者怀疑这是不是把他以前的作品投喂给Ai生成的电影,因为它太杂糅了,什么元素都有又感觉什么都不是。
还有一部分网友的看法深得我心,他们不止了解宫老,了解他的作品,更能看透他作品背后蕴藏的深意。
他们认为这既不是关于反战的也不是美化战争,更不是敷衍观众不入流之作。相反这部电影的制作水准可以在他以往的所有电影中排名前三,是宫崎骏老爷子的集大成之作,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不是浪得虚名。因为这部作品反映的不仅仅是宫老自己这代人的矛盾的一生,也揭示了日本近代到现代的变迁和战前战后的种种问题,他是经历过残酷战争的这一代,对自己国家有着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他见证了日本从战败、重建到崛起位居世界第二,而后又开始从“日本失去的十年”到如今失去的三十年,期间的兴衰荣辱、社会巨变在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深刻影响着他个人的成长轨迹和人生走向,他是怀着沉重和关切的心情向他们的年轻一代提出心底的疑问,你(你们)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但是他没有给出答案,因为他也不知道答案。
他想表达的是不管在怎样疯狂的年代里,环境如何残酷,都不要被时代的洪流蒙蔽了双眼,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更不能泯灭人性,要开启智慧,也要心存善良,在属于他们自己的时代活出自己想要的的人生。
宫崎骏老爷子的电影不会让人失望的,至少不会让我失望。因为他是真正的大师。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借着和《起风了》一样现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千与千寻》的神隐一样奇幻瑰丽的异世界,带给了观众无尽的想象空间。至于是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其中的深意,又有什么关系呢?就像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他的电影也一样。
也许没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人生的答卷没有固定答案,每个人都要尽可能的活出自我,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那也不枉此生了。
那么,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