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春晚破土 刘晓庆春晚拜双亲 李谷一乡恋终解禁
一、春晚直播
1958年,中国成功生产了第一台 “北京牌”黑白电视机。当年9月2日,北京电视台正式播出。沈力因此成为第一位电视播音员,创造了一个端庄、文雅的电视屏幕形象。
1978年元旦《新闻联播》正式创办 。同年,北京电视台正式改称中央电视台,英语缩写为“CCTV”。此后,电视机开始普及到中国家庭。少数先富起来的中国家庭有了自己的12英寸或者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
1958年第一次“春晚”只有4个节目:一个独唱、一个笛子独奏、一个器乐合奏、一个舞蹈。1978年除夕夜,复播不久的中央电视台恢复播出“迎新春文艺晚会”,内容包括歌舞表演、相声评书、京剧等节目。
当时全国电视机拥有量才100多万台,且绝大部分是黑白电视机,人们只有在机关单位或者少数干部家庭才能集体观看。真正有印象的是1979年除夕央视播出的“迎新春文艺晚会”。这台晚会采用了茶话会形式,大胆地安排了当时少见的交谊舞。让李光羲的《祝酒歌》成为了当年最流行的歌曲。
1982年11月的一个下午,时任央视台长的王枫打电话让黄一鹤马上去台长办公室。看到黄一鹤进来,王枫开了口:“老黄,这一次的迎春晚会交给你搞怎么样?”
“能否直播?”
“这个决定非同小可。”第二天一早,王枫通知黄一鹤:“就现场直播!”
作为央视的第一批导演,黄一鹤曾经参与过多次的迎春晚会。对于直播,黄一鹤和邓在军并不陌生。央视自1958年开播所有的节目都是直播方式。由于“文革”期间直播节目曾发生意外导致央视停播。复播以后,为了保证节目质量,很多节目包括《新闻联播》采用的都是录像播出。
因为直播设置了电话点播环节,当时央视一共才十来部电话,除了领导办公室之外,台里想尽办法才挤出其中四部能够直通的电话做热线,所以黄一鹤当时就想到一定要请一个口齿伶俐、应变能力强,既能和观众有效沟通,又能传递晚会意图的人来作为串场。
当时还没有主持人概念,央视当时只有3个播音员。所以他决定在社会上物色人选,就这样,他选定了当时社会上著名的相声演员马季与姜昆。考虑到整台晚会包含了歌舞、戏曲、相声、短节目表演(当时还没有小品的概念),光靠两位主持人支撑近5个小时的直播肯定不行,策划组又联系了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员兼编剧的王景愚。
王景愚是话剧科班出身,同时也是喜剧演员,风格与马季、姜昆搭调。光有男主持人太单调,还得有女主持人平衡一下。刘晓庆是当时在全国大红大紫的演员,当策划组联系到她时,性格洒脱的她一口答应。三男一女四个主持人最后敲定。
敲定了主持人,策划组还得抓紧联系表演嘉宾。要找明星演员上“春晚”,必须先联系他们的上级单位,单位领导决定后再通知本人。没有出场费,全是义务演出。两个星期不到,所有的演职人员名单和节目表就齐了。
过去的除夕晚会都叫“迎新春文艺晚会”。2月2日,晚会开始彩排,时任广播电视部部长吴冷西在王枫的陪同下前来视察。大家商定:“就叫春节联欢晚会。”
播出当晚,报幕员赵忠祥身着当时最流行的干部服(中山装),正式宣告春晚开慕。然后是四位主持人介绍到场嘉宾,接着由相声大师侯宝林讲话,再由主持人代表所在的行业向全国人民拜年。走完了这一系列程序,晚会才真正开始。
晚会第一个节目是李谷一的独唱《拜年歌》。当时国内的歌星很少,李谷一算是知名度很高的一个。生于云南的李谷一本是湖南花鼓戏演员,因主演《补锅》从此知名。后调入中央乐团担任独唱演员。
当时李谷一所在的中央乐团原本不愿意让她上“春晚”,因为大年初一团里安排了一场在深圳剧院的大型表演,李谷一作为招牌演员必须出场,并且是面向港澳地区售票,门票早已售空。
那时深圳还只是作为一个对外的小窗口,基础设施刚起步,没有高速公路,没有机场,去深圳必须过两条河和边防安检,一天之内赶到几乎不可能。如果抽调李谷一到北京参加“春晚”很难保证第二天在深圳的演出。
但是,李谷一是当时全国最火的歌星,为了保证收视率,策划组怎么也得想办法让她出现在“春晚”现场。最后还是通过公安部协调出一个方案,央视用专车送李谷一到首都机场,赶上午8时多的飞机飞往广州白云机场,广东公安厅派专车接到人后,一路免检过边防到深圳的表演场地,确保当天晚上的表演。
听了这个方案,中央乐团同意。李谷一才最终出现在1983年“春晚”的现场。整场晚会中,李谷一连同晚会的第一个节目《拜年歌》,一连唱了6首歌曲。
晚会开始近两个小时,看着所有的演员和节目都顺利地进行着,但坐在监视器旁的黄一鹤心里却忐忑不安,他始终有个担忧,那就是刘晓庆。
刘晓庆是所有演员中最后一个报到的,晚会开播前四五天她才从外地片场赶回北京。那时的刘晓庆正在拍摄电影《火烧圆明园》和《垂帘听政》,扮演少女慈禧和青年慈禧,忙得不可开交。
性格直爽的她刚到剧组,第一句话就给黄一鹤出了个难题:“我好几年没有回家乡过年了,想在晚会中给爸妈拜个早年。您看行不行?”
策划组为此专门开了个会商量。最后,大伙儿一致认为,从政治严肃性来说不太合适,但从个人情感出发又情有可原。“春晚”的基调就是突出阖家团圆、欢庆春节,她给父母拜年也能算是符合精神的。
可这事谁也做不了主,黄一鹤只能找主管晚会的台长王枫请示。王枫也没遇到过这种情况,只好转而请示广电部长吴冷西。
2月10日,晚会最后一次彩排,王枫顺势就把刘晓庆的要求给说了出来。吴冷西略微沉吟了一会,对黄一鹤说:“你必须保证她完全按准备的台词说,不要多说,也不能说错。”
得到了领导同意,黄一鹤赶紧让主持人们设计台词,并且一再嘱咐刘晓庆必须按台词说。“今天是除夕之夜,我在这里向远在老家、坐在电视机前的爸妈拜个早年。”
当看到刘晓庆按照台词自然地给父母拜完早年,坐在监视器旁的黄一鹤才松了一口气。
二、“乡恋”解禁
晚会最大的一个高潮,是李谷一演唱的歌曲《乡恋》。
《乡恋》诞生于1979年,由著名作曲家张丕基作曲、李谷一演唱。歌词的内容是写王昭君离开家乡秭归,踏上漫漫的和亲路。深情的昭君,一步一回头。家乡的山啊家乡的水,从此告别江南路,终生胡马依北风。
歌词把秭归的山水幻化成为昭君心目中的亲人:“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映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重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乡恋》用拟人的方法,表达了王昭君对故土的依依恋情。
1979年12月31日晚上8点多,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联播》之后的黄金时段播放了电视片《三峡传说》,《乡恋》这首歌随片一起播出。
1980年2月,《乡恋》入选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每周一歌》。当时的惯例是,每天中午12点到12点半,傍晚6点到6点半,播放一首歌曲,边播边教,整整一周。在那个电视尚不普及的年代,《每周一歌》影响很大,《乡恋》因此一下子流行开来。
70年代末80年代初,港台流行歌曲伴随着砖头式录音机和盒式录音带进入大陆。当时邓丽君那一首首诉说亲情、爱情、思乡或感叹人生际遇的歌曲,加上甜美温柔的旋律,在长期听惯了革命歌曲的人们耳中,仿佛天籁之音。从某种意义上说,内地听众是通过邓丽君才知道了什么是流行音乐。
然而在邓丽君红遍大江南北的同时,在那个用音符体现政策,用旋律区分路线的时代,她的歌被批评为“靡靡之音”、“黄色歌曲”。主管意识形态的领导,最先点了《乡恋》的名,说大陆现在有个“李丽君”。
《北京音乐报》又在头版刊登文章《不成功的尝试》,称:“《乡恋》拟人地怀恋故乡,但抒发的却不是健康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怀恋之情,而是低沉缠绵的靡靡之音。”
从此,李谷一从受人欢迎的“歌坛新秀”一下子变成了“黄色歌女”。
晚会开始不久,负责电话记录的一位女服务员就端着一个盘子走进了导演间,盘子里堆满了点播条,都是观众通过4部热线电话打进来的。黄一鹤随手打开一看,几乎全部都是点播李谷一的《乡恋》。
一开场就碰到了这个雷区让黄一鹤措手不及。他知道,如果《乡恋》在电视节目特别是在“春晚”上播出,那就是意味着开禁。这可不是件小事!
黄一鹤看到了坐在观众席旁的吴冷西,他朝服务员使了个眼色,女服务员走到吴冷西面前,把盛满点播条的盘子递给吴冷西。第一次,吴冷西看了之后马上摇了摇头,将盘子放到了面前的桌上。
可没过多久,这女孩儿又端来一满盘子,黄一鹤一看,还是点《乡恋》的。黄一鹤又指了指,小姑娘再次把盘子送到了吴冷西桌上。吴冷西看了看,稍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摇摇头。
就这样,一连递了四五盘后,黄一鹤看到,吴冷西有点坐不住了,在过道里来回踱步。终于,他走进导演间,猛地一跺脚,操着南方口音对黄一鹤说:“黄一鹤,播!”
听到领导的指示,导演间所有的工作人员马上就慌了手脚。那个时期还没有现场伴奏,所有的歌曲都是提前准备好磁带,在现场播出时演员只要对口型就行。可《乡恋》已经被禁播了好几年,录音师根本就没有准备磁带!
黄一鹤赶紧让大伙儿找磁带。最后,一名技术人员告诉黄一鹤,家里有《乡恋》的磁带。黄一鹤立即让他骑单车去拿。20多分钟之后,这个小伙子满头大汗地把磁带取了回来。黄一鹤马上通知主持人姜昆插报《乡恋》、李谷一准备。
《乡恋》给了所有人一个惊喜,也把晚会推向了高潮。0时30分,时间总长4个半小时的1983年“春晚”落下了帷幕。
当时“春晚”整个演播厅不到600平方米,晚会的工作人员和表演嘉宾一共60多人,现场观众不到200人。没有服装采购费,演员、主持人都是穿着自己平时的衣服。
刘晓庆身着红衫黑裙成为了当晚最亮眼的明星。1983年“春晚”播出不久,她在大街上就看到很多女孩穿着类似的衣裙,还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晓庆衫。
1983年“春晚”大获成功之后,1984年“春晚”出现了张明敏等第一批港台明星;还涌现了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小品《吃面条》,马季的相声《宇宙牌香烟》,李谷一的《难忘今宵》等众多优秀作品。
从此以后,电视文艺界开始了大胆的创新,小品这种新颖的文艺形式伴随着“春晚”正式登上舞台,大批港台歌星也借着“春晚”的东风登陆内地,让亿万观众在除夕之夜有了新的期待和惊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