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南开大学养生爱点诗词集
读古典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读古典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作者: 在下行之 | 来源:发表于2017-02-11 11:05 被阅读48661次


    ( 图片来自网络 )


    文 | 行之

    古典诗词大概分三类。其一是: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这是骆宾王七岁时候写的一首诗,没有杂念,甚至没有任何寄托,只是把世间的美好事物,通过语言来描述出来。尽是一派天真。这样纯粹的诗,读来实在可爱。

    其二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李白写它的时候,正是酒兴正浓的时候。这一类诗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情绪,或激越,或哀婉,饱满而赤诚,像是音符一般,或宕逸,或萧疏,扣人心弦。

    其三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写它的时候,正是安史之乱之时,国家动荡牵动着个人的悲苦,从而顾念到天下苍生。这样的诗近乎于史,虽不系统,却见微知著。经过人间疾苦,时代兴衰的浇灌后,具有纵横古今的感发力。而国家不幸诗家幸,说得也就是这般。

    如果再从艺术性的角度来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围绕“境界”一词概括得极妙。总结来说,其一是“大境界”与“小境界”。

    大境界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小境界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大境界广阔雄浑,小境界精致细腻。无所谓高下,但却能分出大小。

    其二是“造境”与“写境”。

    造境如: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写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造景会利用联想,拟人等多种手法,来烘托,营造出一些情境。

    写境是原原本本,将一种情境还原到文字中,不露雕琢。

    其三是“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有我之境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无我之境是: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有我之境,一切是由作者的主观情绪为起始,世间一切景象都映衬,呼应着作者的心境。

    无我之境,作者仿佛只负责把一个气象呈现到读者面前,而把自己的情绪隐藏在气象之外。

    经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能提高写作?

    我几乎每次都说,从根基上来说,唐诗,宋词,没别的。唐诗宋词天天看,天天背。没有比这更直接有效的方法。

    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时间越拉长,它的力量就越强大。

    我和很多写作的朋友,都有一种感觉,唐诗宋词这种东西,直到上初中的时候,还似乎都没什么用。大学毕业后,却时常为一句诗词热泪盈眶。当诗词融入到血液,生活和记忆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汉语力量。

    汉语言文学发展至今,一条脉络清晰可循。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到两汉的汉赋和汉乐府,接下来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然后步入近代文学。古典文学中,到了唐诗宋词阶段,发展到了顶峰状态。

    唐宋两朝,是大师辈出,五千年来文学星空最璀璨的年代。古代的文学天才,光唐宋起码占了人数的一半以上。

    李白,杜甫,王昌龄,白居易,王维,韩愈,苏轼,姜夔,李清照……等等超一流的文学家,都涌动在这几百年间。

    古典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基因所在,薪火相传后的分流和拓宽,更加丰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汉语言文学里讲的各种语法,修辞,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里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论写文字的手艺,古代大家皆是出神入化。后面光怪陆离的各种形式,都在依照这些蓝本展开。

    鲁迅在散文《秋夜》里有一句闲笔,历来被很多人当“笑料”: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汉乐府有一首《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你要翻译过来,没什么实际意思,一句话“江南适合采莲,鱼儿都在莲叶下游来游去”就说完了。诗人非要把“鱼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交代出来,看似啰嗦,实际却是最妙的地方。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样一写,整个画面,顿时活了起来,而不再是死板的讲述。江南荷塘的秀雅之气,便充满了情趣。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鲁迅在《秋夜》里一上手的这一句闲笔,和这首汉乐府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看似拖沓了一点,却让氛围有了感官性。这种写法,或许只是一种创作与解读的巧合,但这种写作能力,却不是巧合。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江雪》素来以视觉的白描为人称道。但实际上,诗在听觉上也造诣非凡。末尾的韵律,绝、灭、翁、雪,符合了典型的“124”式押韵。jue,mie,weng,xue,124句的拼音甚至都是一般长短的。而且四句的读音,拿现在来说,就是2413,四个声调没有重复,全部用到。(古代韵律和现代普通话的韵律存在一些差异,所谓的2413并不是柳宗元能预料到的,算是历史发展带来的巧合吧。)

    冯唐后来的现代诗:

    后海有树的院子

    夏代有工的玉

    此时此刻的云

    二十来岁的你

    隐约就是《江雪》的样子。四个画面组合在一起,步步入势,3和4存在勾连关系。子、玉、云、你,读音分别是zi,yu,yun,ni。124的韵母都是短韵,拼音一般长短。14是押韵,23也算是同类韵。声调是3423。一切像是安排,又看不出明显的安排。但正是这些微妙的字与韵的关系,才让这首小诗读来那么舒服。

    所以我经常说,冯唐的文字基因,其实是唐诗和古文。他所有的文字里,都有这种古典诗词的节奏。

    文学,其实很了不起,和码字没有关系,和年龄没有关系。一千零五十年前,李煜说:“林花谢了春红”。一千零五十年间,多少帝王将相生了死多少大贾CEO富了穷多少宝塔倒了多少物种没了。一千零五十年之后,在北京一家叫“福庐”的小川菜馆子里,靠窗的座位,我听见一对小男女,眼圈泛红,说:“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自是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文学,其实很了不起”这句“文学”后面的逗号,其实是不需要存在的。“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句的逗号问题也同理。但正是多了这个逗号,就产生了一种类似于诗词顿挫的语气感。

    阿城的文字也是如此,内功同样是诗词古文。

    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

    整个行文节奏和布局,其实和宋词十分相似。跳脱示现,形散神合,单看一段就知道是高手。

    古龙写《多情剑客无情剑》的开篇:

    冷风如刀,以大地为砧板,视众生为鱼肉。

    万里飞雪,将穹苍作烘炉,熔万物为白银。

    雪将住,风未定,一辆马车自北而来,滚动的车轮辗碎了地上的冰雪,却辗不碎天地间的寂寞。

    这显然是受古典诗词的影响,典型的写意与“造境”。

    而看西方作家的作品,如乔伊斯的《阿拉比》翻译成中文后,如:

    有一天,薄暮时分,我踅到教士在里面死去的后客厅内。那是一个漆黑的雨夜,屋子里一片沉寂。透过破碎的玻璃窗,我听到雨密密麻麻泻在土地上,针尖似的细雨在湿透了的花坛上不断跳跃。远处,有一盏街灯或谁家窗口透出的光在下面闪烁。我庆幸自己不能看清一切。我的全部感官似乎想隐蔽起来,我觉得自己快要失去知觉了,于是把双手紧紧合在一起,以致手颤抖了,一面喃喃自语:“啊,爱情!啊,爱情!”

    这种行文节奏,显然不是汉语言文学的节奏,属于典型的西方语法,迂回曲折,精于描摹。不是本土的味道。

    中西的古典美术作品里,中国文人擅长营造意境的写意山水,而西方画家擅长如同摄影作品一般的写实油画。在文字上,差异亦相似。虽在艺术上是殊途同归,但终归不同根同源。

    任何真正的文学经典,传下来都不是偶然的。什么是好的文字,什么是坏的?简单来说,凡是读来蹩脚,让人感到气闷,乏味的,都不会是真正好的文字。所有好的文学,都带有一种令人阅读顺畅的舒朗,即便是令人伤感,揪心的,美学上依旧高屋建瓴。

    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给一个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古典诗词是超级美学。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最起码,它有提高一个人审美的作用。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

    诗词的美学,是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一种自然美学。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是一种生活美学。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一种历史美学。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一种情感美学。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是一种世态美学。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一种哲思美学。

    庄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在鼓吹诗词无用的年代,谁还在小楼一夜听春雨,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谁能来时脱剑膝前横,归去却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好,总有一些人,即便身处嘈杂的都市当中,也不忘吟诵铁马大漠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即便再奔波忙碌,也不忘偷得浮生半日闲,花间一壶酒,笑谈古今事。诗词的美学不能拯救生活,却能净化生活。它是精神荒漠里永远的绿色植物。

    在万丈红尘中,只要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春风又绿江南岸,天地日月星辰仿佛有了灵气。

    白纸黑字的方寸间,俄而有了不可言喻的美。

    生活,总是行到水穷处,却难得坐看云起时。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幸而,在柴米油盐诗以外,总有诗的声音,令人一往情深。

    2017-2-10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书法教培网定军山:我很喜欢!写的太好了!
      • 云仙子2:赞👍
      • 经纬成长说: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真得感到特别自豪!
      • 花诺尘:受教了
      • 素心suxin:学习了,谢谢朋友分享。
      • 渔舟小调:打开支付宝首页搜索“8932399”,即可领红包
      • 苦中甘:没用的话背了个啥
      • 李清心1314:拜读!谢谢!
      • 面朝大海的日子:在诗词的世界里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让诗词的意境给自己带来无限美好!
      • 現實世界:建議黑体,生活,总是行到水穷处,却难得坐看云起时。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幸而,在柴米油盐诗以外,总有诗的声音,令人一往情深
      • 現實世界:💪💪💪💪👀😮😁🙈😂👍👍👍👍👍
      • 二二六:没有刻骨深情是枉生,长命富贵都救不了。
      • 木里又见:《人间词话》一直吸引着我 唐诗宋词一直很美:heart:
      • 283513d0a27e:真的是觉得诗词古韵会在你的一举一动中体现出来,也会应为看到了某句话而热泪盈眶,感觉自己就像是活在诗词古韵里一样。就像是今天下午的别离一样:岁月流光,唯望卿安
      • 桔子jvzi:最后一句:“柴米油盐以外”,多了一个“诗”字吧!
        写得太好,我都不敢写了!
      • 北烟胧月:很喜欢您的这篇文章让我们又一次感触颇深,唐诗宋词的魅力被你写的让人眼界大开。瞬间有了学习这些对我冲动。
      • 5c9c94f75996:用处可大了,谈吐文雅是其一
      • 木青mix:人间词话。
      • 遇见在感恩节:高见啊!听你的,读唐诗、宋词~
      • 端木易华:鲁迅那个枣树,显然是一个做作,跟采莲曲没有任何相似之处。现代诗有一派叫意象派,是对古典诗歌的意境的发展。中国古典文学那是相当成熟的
      • 君若知之:文字是一种更强大的力量,作者便是想要掌握这种力量的人。正如健身的人想要掌握身体的力量。但文字的力量,妙在是一种精神力量,身体会腐朽,然而文字的力量在千年之后仍然动人。
      • 肥肉完:鲁迅的《秋夜》在第一棵树哪里回忆起了往事所以后面才会说另一棵也是枣树
      • 原郎:吾生写的无用的文字。却便乏味的世道灵动了起来。在精神层面,无用才有大用。🌷🙏😀
      • 扬论:此时此景,脑子突然闪过一丝灵感。放大,也许是一句诗。
        生活就是一句句诗的组成。
      • 投稿集市:人间词话,我也看过
      • 只是只猴子:不管观点是否相同,作者的诗词底蕴显然远远深于我们
      • 小泽子1994:小学买了本唐诗三百首,然后全背了下来,现在开始尝试写诗,很多语感都是那时候积攒下的。😀
      • 白泽liwzh:最喜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意境了,自己读来看似孤单,却广远空旷。
      • 徐佳祥:“有我之境,无我之境界”,正是源于《人间词话》
      • 6b88f29802ac: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古诗词我就静静地在这美,不东不西,不增不减。
      • 9545ecc5bc1d:崇高的评译,分享了!
      • 葱煎蛋蛋:我最喜欢的是李白和白居易,我姓李,所以我网名叫李白居易
      • 阳光少年时代:佩服作者对诗词的积累和信手拿捏的轻松自在,多学一些古诗词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未来文学的发扬
      • 道颠:文采真好!佩服
      • 半夏微凉歌弦音:学习了,长见识,谢谢分享
      • 乙知己:知固

        乙知己

        波澜壮阔涛色漩,

        一片光纤万里泉。

        纵使明月垂千古,

        怎奈棠棣稳如天。
      • 远意:古人的语言简单凝练
      • 习习凉风过:读的太少了
      • 乙知己:水村

        乙知己

        水村山色晚来风,

        当归行人迎面停。

        问我平生寻何处,

        只向苍天阅此诚。

        主经远巷他持节,

        西垂斜阳踏中青,

        东山地形偏狭险。

        安危须当谨小心。
      • 蓝夜如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无人之境,我最喜欢
      • 碧水精魄:本文让我理解到横亘在历史里的记忆的力量
      • 康典铭岱:看到此;康典铭岱;特赋五绝一首;~~~~~赞古留曾抒,业毕图况诸。存笔当峰拓,剪瓦皇吾沽。 2018年2月11日 15902251809 写于津
      • 一只疯狂的蜗牛:写得真好,感动🤗
      • 线条君:😁😁
      • 北辰恒星:诗词是中国人的血液。骨子里流淌的,戒不掉。谢谢你。真的写得很好。
      • 风雨同舟369:古典诗词充满意境美、节奏美:+1:
      • 唐素心:一遍遍的读,一遍一遍的体味古典诗词的美。特别喜欢,越来越爱。
      • 丕蕼_韩风阳雪:O(∩_∩)O哈哈~借用了王国维的思想,加上自己的理解,很独到!生活即是诗词,诗词亦是生活。活读古典诗词使我们多分风雅,也多种活法。
      • 黄思明:转载啦,拜读后特别喜欢啦
      • 0555cf4f804c:此文深入浅出,思维跌宕,更让我找到了当下的文心归属,超赞!
      • 青溪隐人:首先诗歌韵律的形成,追溯源自上古,一些易懂上口的韵律慢慢形成了最初的语言,然后诗词歌赋几千年的转变,成多样化变的完善,如果文字是人类文明之火的话,那么韵律就是火中跳动的音符,读古典诗词,浅意是为了,了解当时人文环境或者诗词一些意义与读者共鸣,陶冶情操,但是真正是为了研究它的韵律体裁,并用这些韵律写出自己的看法。与前人可以跨时代的交流,与来者跨时代的争辉,学习运用可以达到想要的目的,可以这么理解,学习别人的经验,创造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去读古典诗词的作用。
        列如: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可以写出自己的东西
        夜市
        小街闹市店家
        灯火栏杆鱼虾
        杨柳古路嫩芽
        来往我他
        有缘人在夜下

        只是做一个比喻,当你研究韵律规则之后,就要去运用,而运用的极致就是与众人共鸣,与天地万物共鸣。我认为:处处皆是诗,步步皆是景,取一份心,与一份情,和着稀泥,这样化作天地万物的一部分,这就是诗对我作用
      • 有故事的文艺青年:疯狂点赞,太好了!
      • fe0959ac0601:谢谢老师的分享
      • 贵人常伴:当我还在犹豫给不给我宝宝订一套古诗词,诗教的时候,我看到了你写的文章,看到了国学的文化带给我们的真正好处,诗歌能融入我们的骨血灵魂中来,这是真正的文学魅力,值得一生爱好学习。👍🌹
      • 适时并肩:看哭了
      • 墨绮:我本身就喜欢诗词,有时真的会因为遇到一首未见过的诗词高兴半天。然后,就被人称为古董了~
      • 知行源于:小饮一口😜
      • 宋华峰:写的真好!初来乍到,多多指教!http://www.jianshu.com/p/a3747af355bd
      • 云璐:诗词的意境美,有时一解读,道少了韵味
      • 有风的夏日:诗词的美学,是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学。
        好赞呀:+1::+1::cherry_blossom::cherry_blossom::strawberry::strawberry:
      • 略无阙处:《羁旅之思》
        天上的星光,
        闪闪的发光。
        我在大城市里飘荡,
        怀恋着故乡。

        青石板上,
        雷雨过后,
        水汪汪。
        是那故乡,
        长亭外的故乡。

        谢谢关注😀
      • 略无阙处:《美》
        安静的蔷薇,
        迷人的风吹。
        黄昏西边独自的醉,
        等候你的美。

        好奇你是谁,
        欲问何时归?
        可在寂静中,
        无人理会……

        谢谢关注😀
      • 扫云:太酷了👍
      • 2ba352d38631:让自己那颗浮躁的心在这些美丽的诗词中得以净化。
      • 潇湘颂_a3cd:今天真是大丰收,又饮一碗人参炖鸡的汤——品牌是“心灵参鸡汤”
      • 不二心的肉多多:诗本身与读诗、赏诗都是美的,但是这种意会的美,很多却被出题的形式表达出来,比如语文卷上的诗句赏析,每个人明明可以见解不同,但却被标准答案给同化了,悲哉!况且,出题人与给答案的人,又不是诗者知音,怎会知道他所思所想!都说现在的人懒得思考,标准答案在那里,根本无需思考,再多的思考也出不了那个怪圈!
        怎么说呢,也许有些诗句最底层的人才有发言权,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作者的心境,但是害死人的名利权,根本不会有人在意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再说什么!就是名人说的不对,也可以给他安上一个高大上的帽子变得合理,普通人,最普通的人,说的在对,也不会引起什么轰动!
        啊…嘿嘿,随便说说
      • 飘渺孤魂影:小时候学的诗词当时只觉得不是很懂,越长大发现越有味,也对自己的诗词创作有很大帮助,自己的创作需要从中汲取古人的养分
      • 清诗青:记得初中写过一首词,后来忘得只剩两句,大江咆哮,黄沙掩飞鸟。结尾是青冢茅草尽逍遥
      • ef4140abb124:阅君一篇文胜读十年书。至今诗词在后一辈我以为将被消失,看你所论,我相会不会让人失望
      • 幽小窗:这个绝对要多读几遍
      • 如水莲子:很喜欢古诗词,其实,人生总应该有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比如书,比如音乐,比如旅行。
      • 记忆星繁:字里行间充满灵气
      • 神采飞扬MM:看到此文,算是有点明白了为什么会那么喜欢诗😋
      • just4you:有些时候,走在马路上,却不知道路在何方。
      • 花野明月:这世上千言万语,唯你我共二三子。
      • 熙官宝:我也喜欢古诗词。文章很好,分享了
      • 禾文:写得太好了。文字的力量很难说清楚,但是作者让我清楚了。
      • 亦湫:好
      • 黛青笺:喜欢上了古诗词,发现文章中用了王国维的理论。
      • 社会好青年:恩,我也有这个感觉的。很多时候,文字里面承载的内涵由不得用其他的字眼来填充。
      • 台风纪念日:想起王国维。
      • 魑魅魍魉君:写得真的好,谢谢作者。
        好文就是让人情不自禁的认真读完,看完了仍是津津有味。
        记得小的时候,父亲逼我背唐诗宋词300首。不敢多说,那时候100来首古诗只要有名字,流利背下来是没有问题,奈何之后父亲出门在外,我也荒废了,忘记的一干二净。
        现在想要重新来过,再好好诵读唐诗宋词,在感受一下真正的文学。
      • 走向荧惑:看完后,瞬间有装的资本
      • 喵布铃:庄子那一句说的很好哇(^_^) 其实我认为,读古诗词,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用处。但它最大的用处,就是在于它的没有用处。
      • 爱自由的散漫客:想做一个出口成章,下笔成文的人,这条路,需要慢慢走,急不得,更松懈不得。
      • 书生亦百用:写的很好,反正感觉牛逼
      • 元气少女a:博大精深古诗词。好文!👍👍👍
      • 墨生花:尝试写,才知道押韵很难。内容和韵脚同时精彩很难!
      • 47c43279ab45:诗词的韵律之美在于平仄之间,在于对仗的工整,就像是没有乐谱的歌曲。寥寥几字就可看到山川之壮美,就可表露儿女情长,亦可抒发家国情怀。这是中国人内在文化的表达。小时候背唐诗三百首,自然不知道很多典故出处,然现在有了人生阅历在有些情境下方可体会诗词中的真情。很多经典语句在一些特定时刻就会条件反射的映入脑海,比如“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如“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再比如“慈母手中线,临行密密缝。”我总认为诗词是不需要背的,很多时候是需要拿来体会的。就像听流行歌曲,能打动你的或许不是旋律而是歌词的内容。体会汉语言文学的魅力就一定要从诗词入手!
      • 求求女先生:学习了,回去买两本
      • 梅花映雪:学习受教了👍👍🌺
      • 映月黑珍珠:好棒~
      • Cheer_up:总是会有人继续传承下来的
      • 微雨清寒:我倒是恰恰相反,小学的时候读东坡悼亡词落下泪来,年长了反而迟钝许多,哈哈
      • e7f82d8c7299:你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的读一篇文章,吟一首诗了? 关心关注公众号‘偸得浮生半刻閑’
      • 我是猴子请来的救兵:潜意识里的东西

      本文标题:读古典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hzn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