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疯传,滴滴做外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我,赶紧喝一杯白开水,滴滴做外卖的事情,你真的信了么?滴滴做外卖,是2017年最扯的一件事情,是非常扯。一家没有任何基因互联网公司跨行去做外卖?你是有餐饮资源?还是你有外卖小哥资源?还是只想做用户数据?
滴滴要做外卖,一家出行的公司,做外卖?这个想法呈现的标题让人无懈可击的震惊,也让众多媒体进行报道,散发这个领域商业的信息。滴滴做外卖,一家没有外卖基因的企业去尝试一个成熟的行业,难免会自讨苦吃。还记得支付宝在在15年开始竞争微信,尝试去做社交,圈子,最后的结果是支付宝关停了自己的社交功能,宣布失败。支付宝企图通过社交增强用户活跃,挑战腾讯微信的社交宝座。纵观来看,支付宝拥有注册用户及活跃用户上亿,做一个社交轻轻松松,通过派发红包,通过集图,等不同的机制分享策略,完全可以让用户大批量留存,但结果用户不并不买账,始终认为支付宝就是一个转钱的交易工具,而非一个社交工具。
没有让用户形成一个联想的场景,定位同样也就面临失败。同样分析滴滴做外卖这个业务,在用户心智中,滴滴就是一个“叫车”软件,你让我用“叫车”软件来“订餐”,不觉得荒唐么。
在回过头看美团,一个外卖,团购的企业,在南京试水做叫车服务,不也是一种“战略扩张”的思想么,想跟滴滴抢占叫车行业市场,成功几率高么?想象一个场景:我们在餐饮店内用美团支付完成之后,提醒用美团叫车可立减10元,我们会选择叫车,当然前提下会有车。但若支付完完成后,没有优惠券或者其他的补贴,再有车甚至没车影响下,我可是还是会选择滴滴。我们是在为用户铺设场景,但没对用户进行心智“定位”。
另外一直强调用户从“打车-到结账-返回”的闭环的行为,用户真的会买单么?
让我们来分析下滴滴做这个外卖的初衷是什么?
第一:公关行为
最近滴滴所谓是一直在招黑,从乌镇互联完大会晚餐聚会被媒体过度解读,与前段时间出现,嘀嗒拼车在广州线下推广,滴滴让司机二选一 否则直接封号。
1.起因互联网大会,两人位置较远,被媒体解读有原因
2.嘀嗒拼车:滴滴让司机二选一 否则直接封号、
也许这些消息让滴滴觉得无法掩饰,或者是用其他赚眼球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
第二:终极大数据
滴滴是一家没有自己“车”的出行工具,而今年的AI这么火爆的局面,对于滴滴这家出行的大数据公司来讲,收集到用户更多场景的出行数据,可能会比做外卖这件事情更有价值。而拥有了自己数据,加上滴滴本身存在已有的数据,会对机器学习帮助更深。
第三:我们预测,滴滴会做
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测,滴滴也许会做短长途的物流配送,也就是共享资源的概念,通过数据调度对比,更加匹配顺路的资源,同时对物+人的一种最大资源利用。另外一方面,滴滴也需会做自己的硬件产品,纵观滴滴的投资案例分析,做硬件的可能性会非常高。
醉翁之意不在酒,通过显现看本质。滴滴做外卖比较扯,是真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