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某天深夜一个人家在沙发里看完的。当时《断背山》已经上映半年多,评论和口碑出奇的一致。作为敏感题材,处理到能让影评家、主流媒体、普罗大众三方接受认同,兼具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平衡,帮助我保持了观影兴趣,时间沉积也增加了电影的吸引力。但我很小心地不看任何影评,避免让先入为主的意见破坏观感。
我买的盗版是高清画质,但翻译可以拖出去砍了,连我这种英文水平都能发现错译,你就知道多么糟糕。总之,这很影响我对剧情和细节的理解(一年后看另一个版本才闹清楚一些对话和上下文)。同时,电影的前半都不绝沉闷,冗长而宁静的铺陈,不疾不徐。很多艺术片都不自觉地考验观众的耐心,然而,如果真是一部上乘之作,等待总是值得的。我捺住性子等着,直到,看到四年之后,两个人的再次重逢。
毫无预兆的,一直内向被动的恩尼斯猛然将杰克抵在楼梯上………我浑身的毛孔都张开了,这个激烈的热吻让我浑身冰冷。
在此之前。我对同性恋的感性认识可能跟许多人一样,带着点好奇和浮想联翩。那个吻猝然击中了毫无防备的我—那是一个沉默的、压抑的、痛苦的、扭曲的、愤怒的,几乎要挣扎着将全部的生命力揉碎灌注其
那是无声的呐喊,是汹涌而来的巨浪,是喷薄的火山,是无力抵挡的毁灭。
(是命运,除了承受,只有沉沦。
是爱,和你我的爱没有什么不同。
我很震惊。一种价值观的震动。)
最后一幕,衣柜中套在一起的两件衬衣,用一种全然东方式的表达,冲溃了我审视的防线。不可抑制地,我任由热泪汹涌。
我也曾经这样爱过。
这样深信不疑地爱过。
真爱无关性别。李安说,
是的,同性恋、西部片,所有贴标签的评语都会使人产生歧义,忽略电影想要表达的本质。诚如李安对电影的态度:“《断背山》不是为同性权利呼喊,也不是对同性恋保守的观察。我是一个戏剧家,对我来说的底线是爱情故事。”BBC评论说:“实际上这对爱人间的激情令人震惊…个关于爱的故事表达出了人性中的一些本质的东西,既自然灼痛又优美细腻。”
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爱,无关性别,爱,无差别。
之前的我,多么浅薄
![](https://img.haomeiwen.com/i3374555/73f457022898812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