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安家》的剧情,我被宫蓓蓓圏粉了,为避免继续跟婆婆公公同居一屋檐,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跟两位老人起分歧,关系继续恶化,宫蓓蓓决定重新买一套两居室的房。
丈夫刘斯礼不同意,在经过沟通无效后,宫蓓蓓索性亮出了底牌,不同意的话,那我们就分开过甭。这样的宫蓓蓓很飒。
其实,宫蓓蓓与丈夫刘斯礼的感情并没有真正的破裂,他俩之间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相处十几年下来,又共同孕育了两个孩子,双方都没有出轨外遇,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算感情没那么浓烈了,但夫妻情份还是在的。
之所以走到闹离婚这个地步,最根源的原因在于,刘家父母拎不清。
这对爷爷奶奶完全没搞明白,自己在媳妇宫蓓蓓与儿子刘斯礼这个小家,他们真正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作为长辈,如果还年轻,尚有余力, 想为小辈搭把手,出点力,帮忙带带孩子,那么,小辈自然感激不尽,但切记,千万不要越俎代疱,自己当了主角,由自己来主导,小辈这个小家庭的一切,比如孩子如何教育,该买哪的房,家庭收入如何分配等等。
就比如刘家,宫蓓蓓与丈夫矛盾的导火索就是如何教育孩子。媳妇宫蓓蓓好声好气的跟老人讲,欢欢三岁了,可以不用喂饭了,不要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平板,这样不好。
宫蓓蓓本是一番好意,任何人都知道,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平板肯定不好,而且,三岁的孩子,完全可以自己吃饭了。
结果了,宫蓓蓓的好意被当成了驴肝肺,孩子小,不懂事,不听也就算了,婆婆、公公、老公齐上阵,各各都给她颜色看。宫蓓蓓的脾气真的算是好的,不少网友留言,要是我,早就当场发飙了。
你看,这就是,刘父刘母拎不清导致的直接恶果,欢欢是你们的孙子不错,但欢欢更是,宫蓓蓓自己怀胎十个月生的娃啊,一个当妈的要怎么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为什么要插手了。
有人肯定会说,爷爷奶奶帮忙带孩子,怎么教育孩子,爷爷奶奶为什么就不能插手了。这么问的人,肯定是没弄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带孩子,爷爷奶奶只是帮忙,而不是主导者。
聪明的爷爷奶奶,都只是在儿子媳妇忙不过来的时候搭把手,儿子媳妇下班了,没事了,孩子就移交过去了,自己乐颠颠的去找自个的乐子去。
其实,宫蓓蓓他们现在居住的这个跑道房,房型特别适合三代人居住,你看啊,经过长长的一段走廊,有一间单独的卧室,这一间卧室,爷爷奶奶老俩口居住刚好适合。
白天,儿子媳妇要上班,晚下,等他们下班回来,把两个娃都交还给他们爸妈,老俩口刚好可以好好休息休息。
带孩子其实挺累的,一天带下来,老胳膊老腿就想歇着。刚好,走廊以外的这间房,离主卧客厅都挺远的,安静得很,如果老人拎得清的,刚好关上门,老两口看看电视,看看书,聊聊天,或是出去散散步,至于,儿子媳妇孙子要怎么折腾都是他们的事。
一条走廊,刚刚好,把三代人,两个小家,分隔开来,大家相互照应,又互不打扰。多好!
可是,刘父刘母拎不清,因为心疼儿子白天要上班,又是男的,不太会照顾孩子,安排儿子刘斯礼独居在走廊外的房间。如此就变成了儿子刘斯礼被排斥在这个小家之外,成了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
老俩口跟媳妇宫蓓蓓亲密接触,结果,两代人,你看不来我惯孩子,我看不来你凶孩子。矛盾日积月累,一触即发。
娘家的姨妈,在处理婆媳关系上,就特别的醒目,儿子、媳妇白天都要上班,白天她就跟姨父两个人帮忙看孙子,晚上,儿子媳妇下了班回来,孙子就直接递过去了。
刚开始,表哥难受也有怨言,我刚下班回家了,你就让我带娃。也不让我歇歇。姨妈笑眯眯的对儿子说,儿啊,爸妈带了一天了,挺累的,你一天没见着孩子了,孩子挺想爸爸的,你上班一天累了,刚好跟自己娃玩玩,换换脑子,放松放松。
说完,孩子往表哥手里一塞,自顾自做饭去了。吃过饭,收拾妥当后,姨妈姨父两个人一起出门散步去了。
表哥都带娃了,表嫂自然也跟着勤力啦。
姨妈还经常对表哥耳提面命,孩子,我们帮带是情份,不帮是本份,孩子你自个要多带带,才跟你有感情。孩子的教育是大问题,爷爷奶奶做不了主。
就这样,姨妈他们三代人虽然同居一个屋檐下,正因为姨妈特别拎得清,几乎没发生过什么大的家庭矛盾。
姨妈做得特别好的一点就是,有什么要求,她从来只跟儿子提,从来不要求媳妇。表嫂了,也是个明白人,姨妈帮她带娃,但从来不插手他们夫妻俩的生活,她自然是感激万分,对姨妈十分的恭敬。婆媳俩的关系很好。
当然,能遇得上拎得清的公公婆婆是福份,真要万一遇不上,沟通不了的,最好分开住。
当然,爷爷奶奶并没有带娃的义务,帮带是情份,不帮是本份,切不可因为帮了忙,就喧宾夺主,到时,只怕没落声感激,反落埋怨,如此,得不偿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