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蒯通劝韩信反汉

蒯通劝韩信反汉

作者: 伊安木木 | 来源:发表于2023-07-15 13:42 被阅读0次

蒯通劝韩信反汉

:当初举兵起事,英雄豪杰纷纷建立名号,一声呼喊天下有志之士像云雾那样聚集,像鱼鳞那样杂沓,如同火焰迸飞狂风骤起。这个时候,关心的只是灭亡秦朝罢了。而今,楚汉纷争,使天下无辜的百姓肝胆涂地,父子的尸骨暴露在荒郊野外数不胜数。楚国人从彭城起事,转战四方追逐败兵,直到荥阳,乘着胜利,像卷席子一样向前挺进,声势震动天下。然后军队被困在京、索之间,被阻于成皋以西的山岳地带不能再前进,已经三年了。汉王统领几十万人马在巩县、洛阳一带抗拒楚军,凭借着山河的险要,虽然一日数战,却无尺寸之功,以至遭受挫折失败,几乎不能自救。在荥阳战败,在成皋受伤,于是逃到宛、叶两县之间,这就是所说的智尽勇乏了。将士的锐气长期困顿于险要关塞而被挫伤,仓库的粮食也消耗殆尽,百姓疲劳困苦,怨声载道,人心动荡,无依无靠。以我估计,这样的局面不是天下的圣贤就不能平息这场天下的祸乱。当今刘、项二王的命运都悬挂在您的手里。您协助汉王,汉王就胜利;协助楚王,楚王就胜利。我愿意披肝沥胆,敬献愚计,只恐怕您不采纳啊。果真能听从我的计策,不如让楚、汉双方都不受损害,同时存在下去,你和他们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形成那种局面,就没有谁敢轻举妄动。凭借您的贤能圣德,拥有众多的人马装备,占据强大的齐国,迫使燕、赵屈从,出兵到刘、项两军的空虚地带,牵制他们的后方,顺应百姓的心愿,向西去制止刘、项分争,为军民百姓请求保全生命,那么,天下就会迅速地群起而响应,有谁敢不听从!而后,割取大国的疆土,削弱强国的威势,用以分封诸侯。诸侯恢复之后,天下就会感恩戴德,归服听命于齐。稳守齐国故有的疆土,据有胶河、泗水流域,用恩德感召诸侯,恭谨谦让,那么天下的君王就会相继前来朝拜齐国。听说:‘苍天赐予的好处不接受,反而会受到惩罚;时机到了不采取行动,反而要遭祸殃’。�希望您仔细地考虑这件事。”

  韩信说:“汉王给我的待遇很优厚,他的车子给我坐,他的衣裳给我穿,他的食物给我吃、坐人家车子的人,要分担人家的祸患,穿人家衣裳的人,心里要想着人家的忧患,吃人家食物的人,要为人家的事业效死,我怎么能够图谋私利而背信弃义呢!”蒯通说:“你自认为和汉王友好,想建立流传万世的功业,我私下认为这种想法错了。当初常山王、成安君还是平民百姓时,结成割掉脑袋也不反悔的交情,后来因为张黡、陈泽的事发生争执,使得二人彼此仇恨。常山王背叛项王,狼狈的逃跑,归降汉王。汉王借给他军队向东进击,在泜水以南杀死了成安君,身首异处,被天下人耻笑。这两个人的交情,可以说是天下最要好的。然而到头来,都想把对方置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祸患产生于贪得无厌而人心又难以猜测。如今您打算用忠诚、信义与汉王结交,一定比不上张耳、陈余结交更巩固,而你们之间的关连的事情又比张黡、陈泽的事件重要的多,所以我认为您断定汉王不会危害自己,也错了。大夫文种、范蠡使濒临灭亡的越国保存下来,辅佐勾践称霸诸侯,功成名就之后,文种被迫自杀,范蠡被迫逃亡。野兽已经打完了,猎犬被烹杀。以交情友谊而论,您和汉王就比不上张耳与成安君了,以忠诚信义而论也就赶不上大夫文种、范蠡与越王勾践了。从这两个事例看,足够您断定是非了。希望您深思熟虑地考虑。况且我听说,勇敢、谋略使君主感到威胁的人,有危险;而功勋卓著冠盖天下的人得不到赏赐。请让我说一说大王的功绩和谋略吧:您横渡西河,俘虏魏王,生擒夏说,带领军队夺取井陉,杀死成安君,攻占了赵国,以声威镇服燕国,平定安抚齐国,向南摧毁楚国军队二十万,向东杀死楚将龙且,西面向汉王捷报,这可以说是功劳天下无二。而计谋出众,世上少有。如今您据有威胁君主的威势,持有不能封赏的功绩,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信任;归附汉国,汉国人震惊恐惧:您带着这样大的功绩和声威,那里是您可去的地方呢?身处臣子地位而有着使国君感到威胁的震动,名望高于天下所有的人,我私下为您感到危险。”

此后过了数日,蒯通又对韩信说:“能够听取别人的善意,就能预见事情发展变化的征兆,能反复思考,就能把握成功的关键。听取意见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决策失误而能够长治久安的人实在少有。听取意见很少判断失误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惑乱他;计谋筹划周到不本末倒置的人,就不能用花言巧语去扰乱他。甘愿做劈柴喂马差事的人,就会失掉争取万乘之国权柄的机会;安心微薄俸禄的人,就得不到公卿宰相的高位。所以办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情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丢掉天下的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决定后又不敢冒然行动,这是所有事情的祸根。所以俗话说:“猛虎犹豫不能决断,不如黄蜂、蝎子用毒刺去螫;骏马徘徊不前,不如劣马安然慢步;勇士孟贲狐疑不定,不如凡夫俗子,决心实干,以求达到目的;即使有虞舜、夏禹的智慧,闭上嘴巴不讲话,不如聋哑人借助打手势起作用’。这些俗语都说明付诸行动是最可宝贵的。所有的事业都难以成功而容易失败,时机难以抓住而容易失掉。时机啊时机,丢掉了就不会再来。希望您仔细地考虑斟酌。”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又自认为功勋卓著,汉王终究不会夺去自己的齐国没有听从。

相关文章

  • 蒯通劝韩信自立

    项王使者去,蒯通入账,请摒去左右,信然之。 蒯通曰:项使所言,将军意欲何为?若不从,应杀之,何纵之返? 信曰:两国...

  • 滴水之恩,可以改变历史

    在汉楚争雄时期,蒯通劝说韩信背叛汉朝,与楚协和,双利俱存,三分天下,鼎立而居,分封诸侯,做天下盟主。韩信始终不听,...

  • 悲韩信

    韩信真英才,楚亡实其功。 可怜长乐室,血溅汉皇宫! 本可三足鼎,何不听蒯通? 夷族悔已迟,兔死良狗烹。 通见信权重...

  • 韩信临死出卖蒯通

    [原文]高祖问:“信死亦何言?”吕后曰:“信言恨不用蒯通计。”高祖曰:“是齐辩士也。”乃诏齐捕蒯通。《史记 淮阴侯...

  • 三条路中,韩信选了死路

    韩信被蒯通洗脑后,摆在他面前其实已经有三条路:1.背叛汉国,自立为王,三国鼎立。(生路)2.臣服汉国,衷心服侍。(...

  •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可怜韩信

    《古代十大经典对话》之七 7)韩信与蒯通 韩信不亡,三国不出。成也韩信,败也韩信。 韩信领兵向东进发,还没度过平原...

  • 汉朝初年的最佳辩手蒯通,举世无双的口才,谋略可以与张良比肩

    蒯通所处的时代是秦末汉初时期,他是河北省范阳人,关于蒯通小时候的事,相关史料无记录,但长大后的蒯通却成了古今无二的...

  • 淮阴侯列传有感(转)

    参考: https://www.jianshu.com/p/10d8fd756960 过了几天,蒯通又劝告韩信说:...

  • 韩信的取死之道(十一)

    文/王怜花 我们上面说到,蒯通其实是项羽的间谍。事实上,蒯通劝说韩信,根本不是他说的各为其主,他的一切谋划,根本不...

  • 狡兔死走狗烹在《汉书》另个说法

    (蒯通对韩信)语曰:‘野禽殚,走犬亨;〔师古曰:“殚,尽也,音单。”〕敌国破,谋臣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蒯通劝韩信反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ob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