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游实在太火爆,不但微博上有“人从众”的画面,朋友圈里各种美图也是层出不穷。
看到大家或远或近或自驾或背包的出行,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远行?
尽管大多数人对“调休”不满,但我们也必须承认小长假带来了远游的机会。虽然有策划路线、挑选食宿、打包行李的麻烦,甚至还有遭遇堵车、忍痛挨宰、天公不作美的遗憾,但是,每到假期就控制不住出行的脚步。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也许是为了“新奇”与“陌生感”。两点一线、茶米油盐的日子固然清闲,却也单调重复,谁不期待一点儿变化呢?或是青山绿水洗洗眼,或是音乐戏剧养养心,哪怕是寻常巷陌,也能听听他乡方言,吃吃他家美味。
也许是为了“放下”与“获得”。放下工作与生活的疲惫,此刻即使奔波,也是心向远方。而那异乡的山水、街镇、食物,因为加了“遥远”的滤镜,也就格外美丽美好美味了。
犹记得云南游,每天在大巴上折腾数小时,可是20年后再看,只记得在山上堵车时,满天的星辉点亮了我的心。真的,我再也没看过那样美的夜空了。
第一次下江南,西游游人如织,终于寻到一个无人小巷,青石板路蜿蜒曲折、谁家的木门布满沧桑、粉白的杏花越出碧瓦,烟雨蒙蒙间有穿越千年之感。
开车去内蒙,没有规划没有路线,走着走着,看见路边小店在杀羊,于是立刻下车点菜。哇,那一碗羊肉汤,鲜掉眉毛。从不吃羊肉的儿子也连喝三碗。
……
也许还是为了“欢聚”与“惬意”。去远方,有时独家出行,有时呼三五好友为伴。
一家三口的“冒险”之旅,从国内到国外,吴侬软语、塞北草原、热带风情都曾驻足。有过等红眼航班、黑夜中迷路、旅途中被宰的共同经历,平日的不快与摩擦就都淡化了,在路上更容易齐心。远方不止有诗意,远方也可以照亮现实。
与朋友为伴的旅行,最适合小孩子。无论是沙滩还是乡间小路,都可以留下他们奔跑的、快乐的身影。平日里拘禁于钢筋水泥中的天性,此刻终于释放出来。大人们呢,自可以放心地吹牛打牌去了。可能明天还有工作万斤,或许归程坎坷重重,谁怕?只要此刻是惬意的,何惧明日风加雨?
其实,人们已经很久没有远行了,于是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爆发了。归来,会蓦然发现——家也是很舒适的。远行,也是为了归来。
这个假期,你出游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