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完了《傅雷家信》,还是被感动。虽然我更喜欢原来的书名《傅雷家书》,似乎更有点风雅的味道。
我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切之情,从衣食住行到思想、钢琴进益,理财技能、操持家务,夫妻关系,师友来往,时间安排,健康管理,休息调理等方方面面。不写出来,我也不知道会有这么全面,涵盖了作为人的所有。
我感触比较深的有,他说,不要明明自己不是薄情之人,却因为没有以行动表达,让人误以为是个薄情的人。我觉得自己很有这样的毛病,自我感觉并非薄情之人,行动上却不愿意向人表达关心之类。有也只是在心里想想,比如我弟,三姑、四舅,小妗公婆等等很多人。倒不是心里不想他们,也不是没有想起,就是没有联系。
再比如他仔细嘱咐傅聪,做人清白,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生活。靠着他的钢琴演奏,赚钱养活自己,还给他们老两口寄钱寄物,以尽人子之意。傅雷告诉他,要对生活开支心里有数,做到量入为出,节省不必要的开支。
还有他教诲傅聪,多和妻子沟通,帮助妻子进步。他们脾气不好,做别人的妻子很难,做艺术家的妻子更难。
还有好多,读到一半读的时候,我偶然翻了下书的后封面,居然看到我很在意的几个人的评价,有钱钟书,还有谁,我忘了。
怎么感觉,傅雷做父亲这一点,和普通父亲并无二致。我父母虽说没有高深的文化底蕴,可是教给我和弟弟的,也是这样类似的事情。
又或者,这些看不见的价值观、世界观,潜移默化地藏在我们心里。不是机缘巧合,也就没有展示的机会吧。
又或许,真善美这样抽象的概念,是每个人心里都有的种子吧。
纵然是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赶着赚钱养家糊口,一般做人的道理都在心里吧。
今天不想写了,想起来再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