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原创首发,问文责自负】
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如今,已经没有之前的年代看得那么重了。
除了个别地区的习俗和传统观念所影响,生男生女早已不重要,只要宝宝健康就好。甚至很多准父母更期待能生女儿。
随着女性的社会地位越来越高,生女儿在如今的社会,似乎显得更加有优势。
我妈妈的的几个姊妹里,二姨有仨个儿子,舅舅有两个女儿,我妈妈有我和姐姐两个女儿。
妈妈其余的兄弟姐妹家,都是有儿子,有女儿的,可以说是儿女双全。
到底是儿子好,女儿好,在平时是看不出来的,因为普通家庭,儿子、女儿对父母大多是孝顺,相处和谐的。
但年前,妈妈发生的一次意外,让她的身体严重受到伤害,导致1个多月的浅度昏迷过后,她的想法也由心的改变了。
我的阿婆,也就是我的奶奶,还有我的那些叔伯家们,在我们姐两还很小的时候,就总是欺负妈妈。
那时候,爸爸一个人在单位挣钱,我们母女三人就留在农村生活并上学。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半工半农的家庭很多,我们就是这样的家庭。
因受奶奶和叔伯们的歧视,我们从亲戚家得到的亲情,更多是来自于母族家的关爱。
这就是我的关于亲情上的生长环境。
可能是母亲从我们很小的时候,就是陪伴我们一起生活的缘故。她对我们姐俩的悉心教导,还有对孩子的关爱已经潜移默化地转移到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教育上。
妈妈是护犊子型的,我们姐妹俩也是如此。
而且,这样的护犊子型,不仅仅是对孩子,对家人也是如此。
从1月份妈妈突发的脑部血管破裂,到后来的术后脑水肿加脑梗,直接让妈妈昏迷1个半月,直至上周有了基本上的清醒,总共2个多月时间,我和姐姐俩个人,几乎是推掉全部工作,一心放在妈妈的治疗和陪伴中。
好在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妈妈从昨天开始,能够自己站立1分钟的时间,这就是最大的进步,也是我们近2个多月来,最大的安慰。
清醒后的妈妈今天拉着我的手,轻声地对我说,我很骄傲,我养了两个女儿。
妈妈的声音虽小,但我能深刻地感受到,这句话在妈妈的心中,占据多大的分量。这是她长期,一直以来,深受身边人异样眼光最好的说明。
这样的福气,在回想每次二姨和舅母看我们姐俩的眼光里,我渐渐地明白,她们的眼光,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
从原来的或许是同情,又或者是歧视的眼光,变成了格外地羡慕的眼光。
二姨家虽有三个儿子,可在需要家人陪伴的时候,特别是生病时,像我们姐俩这样全程、全心的陪护,是很难享有的,虽然子媳也很孝顺,但还是有一些区别,经历过人的都懂。
再说舅母,年前病毒性感冒流行,她生病期间,女儿也并未全程陪护,而是有护工代劳,这样的情况,在大多数的家庭中,是最常见的。
说这些,其实并不是为了给自己立什么好的人设,而是想说,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于我们早已年迈的父母来说,陪伴才是他们最大的刚需。
这是我全程陪护母亲的3个月时间以来,最大的体会。
而这三个月时间,我与母亲的互动比之前的三年、五年的时间还要多,与她说过的话,也是比之前很多年的时间总和还要多。
最难熬的是母亲昏迷过后的第一周,看着躺在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母亲,看着她日渐消瘦,连动的时间都很少的时候,我非常后悔。
曾经,母亲和我说话,我也有过不耐烦;母亲想和我一起去逛街,我也有过找各种理由推脱;母亲对我的千叮万嘱,我也有过嫌弃,嫌弃她唠叨......
只有真正经历过这样的体会,才能真正明白,陪伴才是最好的爱!
所以,珍惜现在美好的时光,珍惜现在能一起陪伴的家人,才是我们最最幸福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