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说优秀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

为什么说优秀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

作者: 壹起成长 | 来源:发表于2019-12-16 10:06 被阅读0次

    Cindy老师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因为第2个孩子的出生,Cindy老师发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最终放弃了电子工程专业的工作,选择投身家庭教育、并专注游戏力方向。

    她认为,家长是需要持证上岗的。家庭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布局,不是一款标准化的产品,而游戏则是跟孩子沟通的最有效方式。

    壹起顾问说  第5期


    Cindy老师:优秀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采访&撰稿:小壹
    编辑&版面:社长部分图片由受访人提供
    “对我来说,电子工程方面的工作更像是一种谋生手段,谈不上热爱”。曾经跟很多人一样,在毕业之后找个对口的工作、考各种职业证书、甚至下海创业……Cindy老师也曾迷茫过一段时间。
    直到第2个孩子出生,她开始真正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地学习、参加并组织工作坊,慢慢从中找到了乐趣。

    “当我越学越深,就发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能像成人之间的沟通这么直截了当”。Cindy老师发现,“游戏”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01家庭教育并不沉重,只要找到对的“语言”游戏力的概念是由美国资深儿童心理医生劳伦斯·科恩博士首次提出的,所谓“游戏力”,并不是简单地做游戏,而是“基于玩耍式游戏的养育方式”
    Cindy老师通过自身的实践发现,在父母和孩子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不会觉得被教导,就觉得妈妈/爸爸在跟我玩,从而不知不觉和父母建立了感情的联结。“联结”在家庭关系中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它收获的不止是亲子关系,孩子还会在感到安全、放松的环境中产生更强的学习能力。
    △Cindy老师为壹起小伙伴们讲解“掌中大脑”的科学原理
    这背后的原理,跟人类大脑的构造不无关系。Cindy老师介绍,大脑分为“动物脑”和“理性脑“,动物脑主要包括情绪和记忆,而大脑皮层下的”理性脑“,则是负责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当孩子的大脑被”动物脑“支配时,“理性脑”是停止工作的。通俗点讲,如果周围的环境令孩子感到紧张、焦虑、不安全,他就无法学进去。
    Cindy老师发现,很多家长来咨询,大都是因为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已经出现了危机,所以“家庭教育”这个词一说起来就好像很沉重。“但是在我的理解中,家庭教育从来都不是很沉重的一个话题”。
    “其实很多时候家长表达的问题,说白了都是孩子学习上的问题,例如孩子不好好学习啦、作业拖拉啦、跟父母顶嘴啦,这是我发现大部分家长的共性。家长想要跟孩子缓和关系、促进关系,究其目的还是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或能力)。即使家长们再怎么说孩子开心快乐最重要,扪心自问,他们还是会觉得学习好才更可能开心快乐
    在这样的心态下,家庭教育怎么可能是‘玩’呢?当然会沉重了。”

    02解构误区:放下期许,孩子才会更优秀
    1误区一:“玩”没有意义

    很多父母认为“玩”没有意义,或是生怕孩子在玩的过程中被别人家认真学习的孩子超过,输在了起跑线上。

    从这点来看,父母永远是忍不住“功利”的,最直白的表现是无论做任何事,都需要“有意义”,翻译过来就是对学习有帮助。但其实,只要你的感情跟孩子建立联结了,孩子的行为自然就会变好,而不需要你去过多监督、命令和纠正。

    听起来很神奇?但事实确实如此。

    2误区二:家长不会“玩”

    还有一部分父母会说:“我愿意每天拿出10-15分钟来陪孩子玩,但我不知道该玩些什么”。

    当然,如何让玩耍发挥更大的功效,固然有其背后的方法和技巧。但Cindy老师认为,现在要获取技巧和知识太容易了,每一个教育机构都在传授知识技法,难的是”无条件的爱“,而这才恰恰是家庭教育的真正内核

    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觉得自己“不会玩”,也意味着家长本身对“陪孩子玩”是有期待的。如果家长的期待就是单纯的陪伴孩子,是不会在乎形式和内容的。当家长说“不会玩”,说明他还是希望玩之后能有一个结果。

    3误区三:“玩就该让孩子随心所欲”

    心大一些的父母,认为爱玩爱闹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无论怎么疯闹都是可以接受的,这又有点过犹不及了。

    确实,即使是最单纯的玩耍也是有其意义的,但必须要注意一点,就是建立“游戏规则”。孩子始终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社会运转就有它的规则,这是不能藐视和罔顾的。“真正的自由建立在自律之上“,在合规的框架和界限之内,孩子才可以尽情玩耍。

    4误区四:孩子大了,不想跟父母游戏

    “刚才我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也是很开心的,对吧?”

    △“对”

    (无论什么年纪,游戏就是有魔力让你1秒变回孩子)

    所以,游戏这种沟通方式是不分年龄的。成年人的思想总是认为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事,但其实快乐也是不分年龄的。

    青春期孩子开始爱打电动,这也是一种游戏,父母不用对“电子游戏”避如蛇蝎。你甚至可以跟孩子一起玩,跟他加入一个战队、或是相互PK,都可以。

    “有个妈妈说孩子沉迷电动,只要一睁眼就打游戏,和自己也基本不交流。妈妈认为孩子问题很大,想把孩子送我这来,我说你不要送来,我也搞不了,你先来,因为问题出在你这儿。 ”

    Cindy老师说,她让妈妈先来,是因为她知道孩子跟父母是没有联结的,而这个问题一定是在孩子沉迷游戏之前就已经发生、并很久都得不到解决,孩子在家庭中得不到价值感和归属感,才会转而到虚拟世界中去找寻。所以问题的根源在父母。

    总的来说,游戏力一定能够帮助父母和孩子更高效地玩,能让父母达到想要的某些效果。

    但父母首先要有一个意识:哪怕没有这些效果,我是不是也愿意放低身段,跟孩子玩到一块去?

    这是两个层面的事情。

    放下期许,家庭教育其实可以很轻松、快乐。


    03爸爸妈妈们,请真正回归“父母”的角色

    Cindy老师说,其实很多父母自己也经常忘记了规则和界限,总是忍不住以“老师”的身份跟孩子沟通,以结果为导向去考核、去评价孩子,而忽略了:孩子的安全感首先需要父母的爱去填满,他们是需要被尊重的独立个体。

    “昨天群里刚好有人在讨论”,Cindy老师举了个最近发生的例子:“有个妈妈头一次参加户外营,发现怎么我们都不要求孩子爬到山顶?就为这个事儿,她琢磨了好久,直到昨天才终于想明白:因为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爬到山顶

    我们想锻炼的是孩子团队合作的能力,让他们研究地图、一起找路。但在父母的惯性思维中,’爬到山顶’才是个像样的目标。即使孩子在过程中什么都不做,只要最后登顶就意味着成功。”

    这个案例很能反映出父母的普遍问题。当父母目标永远放在作业和分数上,而这个目标没有实现的时候,家长就会焦虑、甚至通过吼叫的方式逼孩子“听话“。

    Cindy老师很无奈,说句不客气的话,这都是”无知“的缘故。设身处地想想,当大人自己被情绪支配时,是否也变得无法思考了?所以你又为什么指望孩子会在吼叫之中日益成长呢?

    其实“游戏”就是帮助父母实现其目标的另一种“更好的”路径。很多父母反馈,当他们真正地放下身段和期许,就会发现跟孩子关系越来越好了。

    △多少人羡慕《音乐之声》这样的家庭氛围?

    Cindy老师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对家庭的布局,而“游戏”是非常好的落地方式。如果家长对孩子有学习上的期待,恰恰不该压抑孩子游戏的天性,而应该用“游戏”的语言,和孩子建立有效联结,培养孩子的自信,用孩子更接受的方式拓宽知识面、建立规则感、提升社交、沟通、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家长是一个职业。我们去应聘任何的岗位,都需要专业的背书,但是唯独父母,你想生就生、想养就养,所以我们一直想要做的就是让家长持证上岗。“
    “家庭教育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必须通过了解每个家庭的背景,为其定制解决方案。通用的技巧和理念并不是成长中最核心的因素,因此家庭成长顾问是非常有意义和有必要的。“

    ✨壹起家庭成长顾问服务已经正式上线啦!想预约Cindy老师的顾问服务请关注我们「壹起成长」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说优秀的孩子都是“玩”出来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ur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