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出行记忆。
又到了暑假,家中的下一代们就再也不用披星戴月的急着赶着去接送了。只是到了时间点儿,接送着这些小家伙定时去辅导班。父母的生活节奏也就慢了下来,暑假里人闲了,日子倒是一天天过得很快,转眼间暑假又快见底了。恰好这些日子,孩子们没有了学习任务,父母就计划成再次出行。其实父亲是比较矛盾的,因为此时出行去华东五市,市场价格要比九月份儿贵1000元左右,一谈到价格,父母就有些犹豫了。父亲说,平时买菜的塑料袋的一两毛钱都舍不得掏,如今却花大价钱去旅行,有些不忍心花这些钱。最终,在小弟弟的竭力鼓动下,父亲最终还是同意陪着母亲一道去。
那天,我陪着父亲去交旅行的费用,父亲从小的手提包中掏出一叠钞票,熟稔的数着。父亲的如树皮般粗糙的手,手心摸起来就像沙子一样,那是父亲操劳的痕迹。父亲粗糙的手,数过卖出一袋袋粮食的一张张大团结,数过卖出一头头膘肥体健的肥猪,大黄牛的一张张百元大钞,数过卖出一筐筐惹人喜爱的苹果的毛票。这些花花绿绿的票子,最终都花在了家庭成员身上。而很少为父亲去添置东西
今天看着父亲大方的为自己的生活买单,我不由得赞叹,父亲这是为自己花销的第一次大钱。
父母是在当地有专车送到机场,不用我们舟车劳顿去送了。父母从咸阳坐飞机直接到合肥,然后再转车去南京。父母在旅途中我放不下,打了好几次电话,电话那头总是传来轻松的声音让我不要担心,吃住都不用操心,一切都好。听着父亲的话,我也就放下心来。几次发视频,父亲和母亲都是在旅行的途中,一脸的高兴。父亲传来了几张照片,一张是在江南水乡。碧绿的湖水,绿的发腻。船夫悠闲地摇着撸。两岸白屋黑顶的一层楼房,让人一下子就理解了小桥流水人家的境遇。父亲坐在船上,用相机记录下这曼妙的时刻。另一张还是母亲佩戴着墨镜,喜气洋洋地站在镜头前。
父母前半生都在土里讨生活,种地打粮,栽树买苹果,摘辣椒,喂牛羊,本本分分的农民。好在父亲一直坚持着领着卑微的薪水,在民办教师的名头下坚持着,最终转正成了公办教师,这才有了比较安稳的晚年生活
父母的脚步来到了首都北京,也踏上了我都上海,江南人间天堂苏杭也有了他们的足迹,希望他们的脚步能向更远的地方进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