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们具有的天赋资质各有不同,不过其实际差异比我们想象的要小很多。壮年时期,人们从事不同职业所表现出的各异才能,与其说是劳动分工的原因,不如说是劳动分工的结果。不同职业者之间的差异并不归因于天赋,而是由于习惯风俗和教育所致。
人与人之间也许的确没有那么大的差异,正常人的智商上下虽有差距,但差距是不大的,一个人最后走上了什么道路,很多因素在于后天,是环境改变了人。
2.由于肯定能把自己劳动产品中自己消费不了的所有剩余部分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他人的劳动产品的剩余部分,这就鼓励了每一个人去从事一种专门的职业,并培养和完善他可能具有的从事这一职业的才能或天赋。
3.分工的局面,一经完全确立,一己劳动的生产物只能满足自身欲望的极小部分。他有大部分的欲望,须用自己消费不了的剩余劳动生产物,交换自己所需要别人劳动所生产的剩余物品来满足。于是,一切人都要依赖交换而生活,或者说,在相当限度内,一切人都成了商人,同时,社会本身亦就成了所谓商业社会。
4.世上商品量与其有效需要适合,是一种自然趋势,因为商品量不超过有效需要,才是一般使用土地,劳动或资本而以商品提供市场者的利益,不少于有效需要,才是其他一切人的利益。
5.最低的一般利润率,必须满足在补偿投资遭遇的意外损失之外还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纯利润,或者说净利润。人们常所说的毛利润,不仅包含这种剩余,还包含着为补偿意外风险而准备的提留部分。借款人支付的利息仅仅与其净利润成比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