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什么是宝宝肠套叠?这些技巧教你判断!

什么是宝宝肠套叠?这些技巧教你判断!

作者: 爱幼米早教 | 来源:发表于2019-07-26 10:01 被阅读0次

肠套叠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婴儿为高发人群,其中以4到10个月的宝宝居多,就诊不及时可能会造成缺血性坏死或穿孔,甚至危及生病。

那么,小儿肠套叠的常见症状有哪些?小如何预防小儿肠套叠?急救措施怎么做?

大家来了解一下吧。

引起肠套叠的原因

肠套叠属于消化道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最常见。

该病症的起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饮食原因

4—6个月左右,宝宝的肠道开始接触母乳以外的刺激物,大量的辅助食物会使得原有的肠道环境改变,引起功能紊乱,肠套叠就很容易找上宝宝。

2.回肠和盲肠生理特性

回肠和盲肠叠套现象会在多数宝宝身上出现。相较于成人的回盲肠直径比例(1:2.5),新生儿仅为为1:1.43,且肠瓣肥厚,游动性极强,可导致回肠嵌入盲肠达1厘米之多。

肠道很容易因为炎症或者食物刺激出现肿胀等情况,从而引起肠瓣移动,牵拉肠管,导致套叠的出现。

3.病毒感染

病毒会导致肠道机能失调,一旦受到如内腺病毒、轮状病毒等侵袭,肠叠套出现的机率极高。

4.肠道痉挛

痉挛是宝宝肠道常见的现象,此时原本按照节律蠕动的肠道会失灵,可出现过快或逆蠕,很容易引起叠套。

5.神经失调

部分孩子出现肠叠套可能是由于控制肠道的神经失调引起的,这些孩子的交感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极有可能存在故障。

6.遗传因素

一些宝宝的肠套叠,有可能来自家族的因素,父母或者近亲亲属曾患病,那么宝宝患上这种疾病的可能性较大。

宝宝肠套叠的常见症状

1.哭闹

宝宝哭闹具有阵发性,哭闹过后会恢复安静。肠蠕动是叠套的助力,它牵动肠管的移动,会产生疼痛感。

一旦肠蠕动开始,孩子就会哭闹,此时宝宝会用拒绝进食、手脚乱动等表达痛感,当蠕动波结束后,宝宝便会停止哭闹。

2.呕吐

消化系统失调,是肠道叠套带来的恶果,呕吐现象会在孩子身上呈现。

起初呕吐物为进食的东西,可能伴有胆汁,病情加剧时,可出现奇臭的粪便类液状物。

3.腹部肿块

部分肠道会因为叠套出现隆起,初期,肿块很容易在孩子腹部被摸到,后期肿块变得不明显。

4.大便异常

血便是肠道感染的表现,肠道出现叠套6个小时后,绝大部分小儿会排便。

此时粪便会有血,稀薄,呈现胶冻样,如果酱的颜色,少部分患儿没有,只是肛门处会有血渍。

宝宝会出现出血、水肿等症状,其分泌的液体与肠液混合就造成了大便的异常。

5.全身异常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肠叠套,到了后期,宝宝的情况会异常危险。

孩子的神经受到损害,会出现嗜睡、反应迟钝、脱水等症状。

其中腹膜炎是病变的先兆,孩子会有休克,甚至是死亡的危险。

宝宝肠套叠的预防和急救

孩子肠道出现套叠除了肠道的生理和少部分遗传因素外,其他诱因可通过日常护理得以避免的,减少病症的显现。

1.饮食合理

小儿摄取的食物量要合理,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否则对胃肠运转不利。

孩子进食辅助食物时,根据其肠道的吸收特点进行,以免消化紊乱,此外孩子冷暖也要注意,可减低孩子胃肠痉挛的出现。

2.不要盲目用药

一些妈妈担心孩子体内会有蛔虫或者寄生虫等,就给孩子吃药物,如果用药不当,扰乱肠道的蠕动功能。

因此给孩子做过检查,听取医生的建议后,在用药,以免带来危险。

3.发现苗头立即就诊

肠套叠如果遇到诱发因素,可能再次出现,家长要注意了。当以往的症状重现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不定时发作是急性病的特点,家长要了解这些疾病在小儿身上的反应。

即使宝宝很健康,一旦有肠叠套的危险信号,一定带孩子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了病情,给孩子造成不良的后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什么是宝宝肠套叠?这些技巧教你判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exr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