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神经性厌食
1、定义:有意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一种进食障碍;
2、核心心理特征:关于体型和体重的超价观念;
3、流行病学:
(1)常见于青少年,30岁以后少见,男女比例1 : 6-10;
(2)美国12-18岁女性患病率为0.5-1%。
4、病因与发病机制
(1)生物学因素:
遗传因素——高遗传度;
神经递质紊乱——NE、5-HT、多种神经肽;
神经内分泌失调——下丘脑功能障碍、瘦素分泌;
(2)心理因素:诱发事件、情绪改变、控制体重(缓解情绪)、人格特征(过分依赖、追求完美、逃避)、体像障碍、家庭冲突;原先可能只是想要控制体重的初衷,但是后续就可能会不受控制了。
(3)社会文化因素:现代审美观(以瘦为美)。
5、临床表现
(1)故意限制能量摄入,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比平时减轻15%,BMI低于17.5(kg/m2);
(2)担心体重增加或变胖;
(3)体像障碍;
(4)神经内分泌改变;
(5)营养不良和代谢紊乱;
(6)精神症状:抑郁、焦虑情绪、强迫、情绪不稳定、易激惹、自杀倾向。
6、诊断与鉴别诊断
(1)BMI≤17.5或体重低于正常体重15%;
(2)有意造成体重下降(引吐、导泄、服药、过度运动等);
(3)有特异的精神病理形式的体像扭曲;
(4)内分泌障碍:闭经、性欲减退、阳痿;
(5)可有间歇发作的暴饮暴食;
(6)病程3个月以上。
需要与躯体疾病、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鉴别。
7、治疗
(1)治疗原则:首先纠正营养不良,同时或稍后开展心理或药物治疗,多种治疗方式联合的综合治疗。
——躯体治疗:足够维持生命的能力给予,合理的饮食计划;
——心理治疗:健康教育、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Family Based Therapy,FBT)、辨认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DBT);
——药物治疗:针对抑郁、焦虑情绪对症治疗。
8、病程与预后
(1)慢性迁延性;
(2)周期性缓解和复发;
(3)持久存在营养不良和消瘦;
(4)50%疗效好(内分泌、消化科等综合治疗)。
二、神经性贪食
1、概述
(1)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行为;
(2)进食后又担心发胖而采取各种方法减轻体重;
(3)可与神经性厌食交替出现。
2、病因与发病机制
(1)生物学因素:遗传因素、递质代谢异常(单胺类、内啡肽);
(2)心理因素:人格特征(追求完美、调整心理冲突能力差);暴食-恐肥-关注-诱吐-暴食的恶性循环;
(3)社会文化因素:现代审美观(以瘦为美)。
3、临床表现
(1)反复出现发作性大量进食,有难以控制的进食欲望,吃到难以忍受的腹胀为止,常偷偷进行,可伴偷窃、欺骗行为;
(2)过分关注体重和体形,恐惧发胖;
(3)反复采用代偿性为:诱吐、滥用泻药、间歇禁食、使用厌食剂等;
(4)暴食与代偿行为一起出现,可造成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等。
4、诊断与鉴别诊断
(1)对食物有种不可抗拒的欲望,难以克制的发作性暴食;
(2)患者试图抵消食物的发胖作用(诱吐、滥用泻药、厌食剂、利尿剂、甲状腺素间断禁食);
(3)对肥胖的病态恐惧,多有神经性厌食史。
常与器质性病变所致暴食、颞叶癫痫、精神分裂症、人格障碍及抑郁症鉴别。
5、治疗
(1)治疗原则:纠正营养状况,控制暴食行为,打破恶性循环,建立正常进食行为。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生物反馈;
——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氟西汀等);躯体支持治疗(针对并发症)。
6、病程与预后:症状可缓解,治愈率不乐观,常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
三、暴食障碍Binge Eating Disorder,BED
1、概述
(1)一种以周期性出现的暴食行为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2)在短时间进食超出常人量的大量食物;
(3)发作时无法控制;
(4)进食后感到痛苦;
(5)不会出现代偿行为。
流行病学:美国1.9%-3.5%,多见于肥胖人群,女性多于男性,多起病于20岁左右,持续到中年。
2、病因与发病机制:可能和物质成瘾的机制类似
(1)个体环境因素:压力大是重要心理因素,摄食行为通过使得大脑犒赏通道系统获得满足而缓解压力;
(2)文化因素:对胖瘦及饮食文化的理解;
(3)遗传因素:基因多态性研究(人类肥胖基因、多巴胺受体基因、μ阿片受体基因)。
3、临床表现
(1)反复发作性暴食;
(2)失控感;
(3)躯体症状:肥胖、代谢综合症;
(4)精神症状:焦虑、抑郁症状,消极自杀观念。
4、诊断要点
(1)在一段固定时间(任意2小时内)进食,进食量超出常人,发作时感觉无法控制进食;
(2)在没有饥饿感的前提下进食大量食物,经常单独进食,进食速度快,直到饱腹感,进食后感到内疚、自责,对暴食感到痛苦;
(3)不会出现一种或多种手段的代偿性为,如自我引吐、滥用泻药、间断禁食、过度锻炼;
(4)在3个月内平均每周至少出现1次暴食。
5、鉴别诊断
(1)躯体疾病;
(2)其他精神障碍所致的暴食行为;
(3)神经性贪食。
6、治疗
(1)治疗原则:改善认知、降低暴食行为和减轻体重。
——躯体治疗:针对心血管、糖尿病和代谢综合症;
——心理治疗:认知治疗、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氟西汀、舍曲林、安非他酮、托呲酯。
7、病程与预后:
(1)经治疗后暴食行为能有明显改善;
(2)但3年后,每两周大于两次暴食行为的比例是16%,6年后上升到34%。
四、总结
1、神经性贪食与神经性厌食是息息相关的,诱发因素都是相似的,由于对体型的要求,恐惧发胖等等,两种状态可能会交替出现,出现一段时间不吃,一段时间暴食,再催吐。且神经性贪食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摄食欲望及多食或暴食行为。
2、暴食障碍不会出现代偿性为,但是神经性贪食会有代偿,吃完了以后会过度锻炼,吃泻药,或者催吐等。
3、暴食障碍从DSM-5中被独立出来并且诊断标准放宽了之后,发病率将显著升高,更重要的是暴食障碍与神经性厌食和神经性贪食的结果不同,即体重不是降低而是增加,继而出现各种并发症,如高血压、高血脂和脂肪肝等躯体疾病,产生的医疗费用(降压、减肥等)也随之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重视暴食障碍。而相当多的患者不认为暴食障碍是一种疾病,对该病的危害认识不足,因此不去接受治疗,即使意识到自己患有暴食障碍而去就诊,总体治愈率也较预期值低。暴食障碍患者BMI正常或超重,一般不存在生命危险,预后相对较好。
4、有的人不想催吐,也没有滥用泻药、过度运动的行为,则发展为暴食障碍。他们可能在拼命节食后,忍不住暴吃一顿,心里丧气,进而自暴自弃,吃得更多;也有可能强迫自己运动,或者再次节食,变成神经性贪食症或神经性厌食症。因此,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暴食障碍三者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交替出现的,关键在于患者的心理变化。
5、还有小部分患者并不在乎体重、体型,也没有明显心理创伤,只是单纯喜欢美食,暴食后没有后悔情绪,这也是典型的“食物成瘾”状态。这样的个体一开始并没有心理困扰,但随着体重暴增,肥胖症等一系列问题出现,才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