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国的教育发展急需思维方式的变革

我国的教育发展急需思维方式的变革

作者: 蕴韵1236 | 来源:发表于2017-12-09 16:56 被阅读0次

        我国的教育发展缺乏资金、人员、技术,但更缺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发展在课程规划、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等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就是一个明证。                  1、课程规划:我们缺乏“课程意识”,把课程理解为少数人研制、多数人被动实施的过程,自然不需要对课程进行规划和反思。从纲要文本来看,这次课程改革体现了国际教育界倡导的教育发展的基本准则----“国际视野”与“本土行动”。两者原本不是二元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不汲取先人的成就,缺乏国际视野,你的理论和行动就不可能有什么高度。我们在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需要兼顾两个维度----“现实维度”与“未来维度”,这两个维度也不是二元对立的。我们需要求得“变与不变”两者的统一,而两者的统一只能通过改革实践本身来解决。                                  2、基础理论:课程发展历程中的“建构主义”已经从“个人建构主义”发展到“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的一个基本立场,就是旨在消解个体与社会文化的二元对立。人的学习不应当是封闭于个人主义的操作过程,而是以集体主义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实践”过程----一种对话过程和修炼过程。后现代主义实际上代表一种思维方式,我们不能简单化地、线性地理解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时间序列关系,而应当将其视为一种“扬弃”、“建构”、和“超越”的关系。“现代”与“后现代”并不是一种非此即彼的关系。                  3、课堂教学:我国的课程教学模式几十年一贯制,从“满堂灌”到“满堂问”,课堂教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教学觉醒”意味着教学主体的回归,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与客观世界对话、与他人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且通过这种对话,形成一种活动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也就是形成认知性实践、社会性实践、伦理性实践的‘三位一体’的过程。”这种课堂教学的过程是超越二元论的:它强调知识的主观与客观、知识的接受与发现、知识的解构与建构、知识的抽象性与具体性等诸多关系的统一。                                                课程改革的前提是变革思维方式,重建话语系统。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存在着一种对课程教学的“简单思维”的偏好,希望得到极端的、普适的秘诀,这就是“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其危害无穷,需要断然抛弃,我国的教育发展急需思维方式的变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国的教育发展急需思维方式的变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fcp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