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看到一本五几年的老书,都会让我激动一阵子,有的还会让我为之破费周折的去考证。
一间陋室,一台旧电脑,一个白发鬓鬓的半百之人……
为了一星半点儿的资料,在网络的大海里捞针,还乐此不疲。
写出来的东西,看得人不多。可能因为已经远离了这个时代,也可能是因为文笔不好,亦或者不感兴趣……总之,原因很多。
我有时候也在想,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
因为爱好,更因为一点良知。
一、书与历史
书本身就是历史。
我是这样认为的。
之所以成书,就有它的社会价值,它也就记载了某一时期的社会的某种历史。尤其是一些红色书籍,他们本身就是历史的见证和承载。
买书的人,喜欢一本书,固然因为爱好。可是,当他在书上写了点什么东西呢?或许,他的无意而为,却是一种不经意的历史的记录和留痕。
一本书的流通,一本书的存放,一本书的写写画画,已经超越了时间,它在成就历史,或许它还会成为文物。
二、重印本
重印是利用图书初版(即第一次出版)时制作的胶片(铅印时是纸型)照原样或仅作极少量修改后的印制。它的特点是对胶片基本上不作改动,从而加快了出书的速度并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图书重印,开本、书号、版式均不变,但封面、主书名页正面(扉页)可以重新设计;图书的中国标准书号条码一般也不变,但若定价有调整,则必须在原来的条码后加上附加码(整个条码需要重新申请制作)。重印书应在版本记录中标明印次,每重印一次记录一次,逐次累计。重印书的印数也是从初版第一次印刷起逐次累计。
三、解放社
解放社为中共中央在延安创立的出版机构。成立于1937年4月24日,原名解放周刊社,1938年1月起改为解放社。地址先在延安南大街,后迁至清凉山上。
1937年4月24日中央党报委员会创办《解放》周刊,同时编印《抗日战争丛书》和马列主义丛书,均用解放周刊社名义出版。
从1938年1月起,中央党报委员会主持编印的刊物和图书,改用解放社名义出版。1939年9月以后,中央出版局编印的马列著作、中央文献及其他重要著作,仍用解放社名义出版。
1950年新华书店总管理处出版的十二种《干部必读》,仍署名解放社。1950年12月人民出版社成立后,此类著作用人民出版社名义出版,解放社名称不再使用。
四、解放社的重印本《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一书,是由这两位人类伟大思想家关于中國的专门论文及其他著作中关涉到古代東方与中國的片段摘录所汇集而成的。
第一篇 古代东方的特点与中国;
第二篇 关于中国的论文
第三篇 世界商业与对华政策
五、关山与《马克思恩格斯论中国》
在书的封皮上,有“一九五O.七.购于上海新华书店 關山”,繁简体并用。有“關山”私人印章一枚;
“關山”为谁?
在网上查了一下,查到了有一位著名的电影演员叫“關山”。有其签名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256588/6a20a7f38f71ae31.png)
“关山 (1933年4月20日一2012年10月01日),Shan Kwan,原名关铁骑、关伯威,满族镶蓝旗人,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长城公司演员训练班,中国香港男演员、导演、关之琳的父亲。1960年代最红的国语电影男演员之一,也是著名影星关之琳的父亲,以演文艺片最为出色。 [1]1957年,参演电影《阿Q正传》。 1961年,加盟邵氏电影公司。 1962年,越剧电影《红楼梦》。 1967年,出演电影《 烽火万里情》、《垂死天鹅》。 1972年,创办关氏影业公司,制作《唐人客》等片,并自任导演。 1979年,参演电视剧集《天龙诀》。 1986年,出演电影《 梦中人》。 1991年,在电影《鬼干部》中饰演雷复鸣。 1994年,出演电影《七金刚》。代表作品有:《阿Q正传》《不了情》《蓝与黑》《珊珊》《烽火万里情》等。2012年10月1日,关山在中国香港离世,享年83岁”
但购书的可能是他吗?上海有“关山”,也有关山路,与他有关吗?
看购书的“签名”与签名照的“签名”,很有相仿之处,所以才大胆猜测。
在书的扉页,有另一个购书者的“签名”:“购于上海旧书店 傅炳旭 一九六一、叁、十七”。此页也有“關山”私人印章一枚。
书内用红笔圈圈画画,应是读的甚是仔细。还有不少的折角。
在网上也搜了下“ 傅炳旭”的名字,搜到一位同名的聊大教授,是为现代史专家,有不少关于现代史的论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