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图片来自网络《北鸢》这本书关乎民国。
作者葛亮在序言《时间煮海》里这样说。
腰封上写着: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河流。
《北鸢》起笔于民国富贾世家子弟卢文笙的成长,收束于民国三十六年,戛然而止。波诡云谲的民国动荡史,两个家族的命运沉浮,串起了中国最为波澜壮阔的年代。小说之名出自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中的《南鹞北鸢考工志》篇,深层意义作者已经在序言里说的很明白了:“这就是大时代,总有一方可容纳华美而落拓的碎裂。”
鸢,即风筝。“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作为全书最为丰满的意象,承载了太多太多,是人物的情感纠葛,是历史的大浪淘沙,也是民间的真精神,国家民族大义。人生一线,恰似风筝。命运漂浮无着,人亦有自己的主心骨。政客、军阀、寓公、文人、商人、伶人,书中百位经典民国人物,进退于沧桑。群落交织,浑然磅礴。文笙在大时代的风云中辗转历练,且行且进,最终尘埃落定。现实的人对这一方历史总是要有所包容,包容铿锵之后的默然。
题目出自于曹雪芹,当然有向曹公的《红楼梦》致敬的意思——这也是描写家族史的长篇小说。像《红楼梦》《家》《白鹿原》一样,关于家族史的小说总是有人物原型的,据作者自称文中多个人物就是以自己的家人为蓝本。
小说的楔子写的是2010年,主人公卢文笙在84岁本命年去龙家取风筝一事。刚开始读的时候,肯定是不明白这一段是写什么玩意。待读至书三分之一才恍然大悟,不禁唏嘘。做风筝的手艺一直是世代单传,到这一代已经是第四代了。而这家在卢文笙本命年过生日的时候总是会送上一直虎头风筝,已经是第八次了,只为报恩。
《北鸢》第一章第一节,卢氏昭如抱养了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就是本书的男主人公卢文笙。而在最后一章最后一节卢文笙与冯仁桢又收养了亡友的孩子,更加透露出大历史的时代背景下命运的无力感。
(二)
小说具体写了什么呢?
民国十五年,卢文笙来历不明地出现在山东襄城卢家。乱世之中,即使是富贾大家也难逃兴衰轮回。父亲死于伤寒,姨夫死于军阀混战。后来日本军队侵略,家族逃难,死伤数人,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襄城。已然已是家道中落。
与卢家相比,冯家可谓是家大业大,但同样难逃悲剧的命运。作者以卢冯两大家族的中落为线索,织起了一场乱世的情爱大戏。
但仅仅把这本书当做家族史来解读,未免太肤浅了些。
作者说这本书关乎民国,也给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具体可感的民国。民国不是教科书里的民国,不是蒋委员长的民国,不是想象中的民国,不是那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本书对那段历史并没有细致的描述,即使是南京大屠杀,也是寥寥数笔带过。在仅有的不多的关于战争的篇幅中,也没有多么细致入微的描写。我始终认为,民国,是南京的民国。可是,本书一直没有直接描写南京的一草一木。但是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南京的执着。查看资料才知道作者是南京人。在南京被日本军队占领的那段时间里,它依然是中国的首都。对卢文笙而言,南京不是一个抽象陌生的地名,而是具体的存在,
你看,这是这样的一个民国意象,军阀势力延续的帝制的旧文化传统,加入了江湖草莽的生命力;新文化的德先生和赛先生不断冲击旧传统和旧文化。两股力量不断交织和冲撞,裹挟着整个中国在文化轨道上向现代社会变迁。古老的中国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步履维艰。而这一切的基础是中国文化的传统道德体系。在旧时代向新文化过渡的期间,就是这道德体系维持着中国文化的一线生机。
“如果说,果真有当今人们所说的民国特征,那么,在阶级斗争的学说与实践把传统文化血脉荡涤殆尽之后的今天,人们所怀念的,大约也就是这样的文化性格了。”
卢文笙的老师作了一幅画,让学生们照这幅画写一个成语。卢文笙说的是“命悬一线”,老师毛克俞认为不妨改成“一线生机”。其实,两者是同一个意思。但是态度不同。究竟是什么让“命悬一线”的民国在风雨飘摇中得到了“一线生机”?
山河破碎风飘絮。这一线生机,是系连在民心上了吧。
(三)
这万紫千红开遍,竟是最后的矜持与无奈。繁花盛景,姹紫嫣红,赏心乐事谁家院。倏忽间,万事已矣。故事的结尾不算是一个坏结局,可是一种凉薄的寒意透过近百年的风霜直向我袭来。
朝花夕拾,这其中,许许多多的枝蔓,逐渐蔓延开来,开花落叶,掩埋在岁月的肌理中。再谦卑的骨头里,也流淌着河流。
网友评论